2025年06月27日至29 日,第六届机械工程、智能制造与机电一体化学术会议在中国·桂林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以 “AI + 创新驱动,助推‘智’造高质量发展” 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的专家学者与技术精英,围绕机械工程、智能制造及汽车制造等关键领域,共同探讨前沿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发展路径,搭建起高端学术交流与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
本次会议由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机械工程学会、广西制造系统与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联合主办,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承办,并获得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广东省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澳门科技文化交流协会、广西机械工程学会智能制造分会等多家单位的大力协办支持。多方协同发力,充分整合资源优势,为会议的顺利开展与高质量举办提供了坚实保障。
图 1 潘开林副校长-致辞环节
图 2 贺德强院长-致辞环节
在开幕式的主办单位代表致辞环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广西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潘开林作为首位致辞嘉宾为大会致辞,他对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机械工程学会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建设情况。潘开林强调,本次会议旨在聚焦机械工程、智能制造与机电一体化等前沿领域,深入探讨关键技术,为推动相关领域基础研究水平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和产学研深度融合搭建重要平台。随后,广西制造系统与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贺德强致辞,他从实验室研究方向与成果出发,表达了对会议促进学术交流、成果转化的殷切期望。
会议期间,学术氛围浓厚,活动精彩纷呈。作为核心的主旨报告分享环节,会议邀请到了多位在国际国内专家学者。在28日上午,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意大利博洛尼亚科学院外籍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朱继忠教授以 Application of Deep Neural Network Method to Short-term LoadForecasting 为题,将人工智能与电力系统巧妙结合,和与会者展开相关讨论;北京化工大学郭江峰教授聚焦”高效换热技术与清洁能源系统”,深入探讨能源装备技术的前沿趋势;来自Universiti Tun Hussein Onn Malaysia 的 Yusri Yusof 教授带来 Smart CNC Retrofit Applications: Integrating Legacy System into Sustainable Manufacturing for Industry 4.0 的分享,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点亮新思路;来自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景建平教授也带来带来芯片研究领域的科研分享。
下午的报告同样精彩纷呈。华南理工大学 / 福耀科技大学的姚锡凡教授以《新一代智能制造发展演化与展望》为题,畅想智能制造未来走向;National Defence University of Malaysia的陈建升教授着眼《推动东盟地区摩托车被动安全发展:弥补 NCAP 评估体系空白》,关注行业重要议题;哈尔滨理工大学戴野教授深入剖析《电主轴全域温升抑制:策略与应用》的技术难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葛进国副教授分享《激光 3D 打印医用钛合金的结构设计与组织性能调控研究》,带来相关分享,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图 3 现场图
此外,大会还吸引了多位来自国内多所高校与科研机构的青年才俊做专题口头报告,就机械工程、智能制造与机电一体化领域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与独特见解进行分享,围绕行业热点与前沿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他们以扎实的专业知识、新颖的研究视角和富有激情的演讲,充分展现了青年科研工作者的创新活力与学术风采,为行业发展贡献了新思路。
图 4 现场图
图 5 口头报告环节
6 月 29 日,与会的专家学者走进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花江校区,参观校史陈列馆,实地考察学校在机械工程与智能制造领域的科研平台建设成果。沉浸式参观体验为产学研各方搭建了近距离沟通的桥梁,在深入交流中,各方增进了解、凝聚共识,为深化合作、协同创新夯实基础。
图 6 学术考察参观
本次第六届机械工程、智能制造与机电一体化学术会议的成功举办,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提供了一个高效的交流平台,对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能够不断促进行业在机械工程、智能制造等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