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低EI会议论文的重复率?
研发家 | 2023-12-27 1

文献综述是博士学位论文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对于很多的博士生来说,可能并未深入理解文献综述工作的本质,往往想要尽自己的最大能力把领域内所有相关的文献都阅读一遍,梳理出尽可能多的文献观点。

为了理解文献综述工作的本质并且减轻工作的艰巨性,在《如何指导博士生学术写作——给导师的教学法》一书中,学者芭芭拉·凯姆勒(Barbara Kamler)和帕特·托马斯(Pat Thomson)提出以下四个关键的话题,供大家深入理解文献综述这项工作。

 

一、学术领域内有什么?

一个学术领域内产生的知识常见于同行评审的文章和书籍中。现在这些知识也能在博客和优质报刊上找到。不过,相关文献也可能包括各种其他材料。政府、工业界和半官方机构也能生产先进知识。在一个思想被媒体、互联网和大众言论所影响的年代(Franklin,1999;Seaton,1998;Taylor et al.,1997),这些资源也可能与博士生们高度相关。博士生们可能会从文化的、专业的或政策问题中找到自己的研究想要填补的“空白”,而非简单地在学术活动中寻找。这些“文献”可能包含大量的非学术资料。对博士生来说,列一个需要使用的多样资源初始列表会很有帮助。

 

二、不需要阅读所有的材料

在完成任何文献任务时,博士生们都需要认识到这个任务不仅需要仔细地阅读一些文本,也需要了解这个领域的大体情况和某个特定文献与其他文献之间的关系。贝亚德(Bayard,2007)在他的名为《如何谈论你还没读过的书》的书中提供了一个理解这项双重任务的有效方法。

 

贝亚德用“集体图书馆”(collective library)一词来描述与主题相关的文本总和。他认为理解“集体图书馆”的外形以及各文献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读者不仅需要考虑他们所读文章的内容,还需要考虑这些文章和未读文章的位置关系。正是他们理解了一本书在“集体图书馆”中的位置才使得他们能够略读内容,抓住其中最重要的观点。

 

贝亚德也谈到“内部图书馆”(inner library),它是集体图书馆的一个分支。内部图书馆包括一些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书籍和那些最有用且常用的书籍。这些特殊的书籍能够为博士生们指明阅读的方向。博士生们需要知晓,每个学者都会组建自己的“内部图书馆”,里面是一整套帮助他们抓住关键理念、争议、研究空白和盲点的资料。有一些关键的文本是必须要读的,但可能只需要略读,无需照顾细节,只要了解研究的大体贡献以及这些贡献与图书馆其他文献的关系和相对位置就好。对于博士生来说,坚持阅读文献能帮助自己决定将哪些文献归于“集体图书馆”,而哪些“内部图书馆”的资料需要仔细阅读。

 

三、确定模式和分组

博士生要明白他们需要先给文献分组,然后再找到存在于分组中的模式。分组的依据可以是文献谈论同样的话题、遵循相同的认识论、使用相同的研究方法和相同的样本或关注相同的问题。绝大多数文学和理学的博士生会采用传统的文献回顾方式,而不是“基于事实”和分析的文献分组。这种诠释领域的传统方式往往会让人觉得太过主观。因此,对文献的分组订立清晰的标准是很重要的。

 

在组内和组间很可能会发现一种模式或多种模式。这些模式可能是基于学科或编年的,例如,女性主义分别有关家庭、工作或教育的文献,每一个都可以成为一个很大的组,这些组可能依据第一、第二、第三次女性主义运动的中心思想形成一定的模式。分组和寻找模式对于开题报告中刚开始的文献组织工作很有帮助。这些可能在文章一开始就会被标记出来以此形成一种定位研究的路线图。尽早阅读一些文献综述并找到其中使用的分组和模式也很有帮助。也就是说,博士生可以学着不仅看内容,也要学习文本中是如何确定结构和内容取舍的。

 

四、理解任务要求和操作机制

博士生要明白,学位论文里的文献综述有两种版本:肯定版(在早期)和论文版(在后期)。这两者都基于对所选文献的评判性评价,但有不同的目的。

 

杰森(Jesson)和同事(2011)提供了五种传统文献综述的变式。这五种变式并非相互独立,而是有很多重叠;但是,它们在目的和过程上有很多明显的不同。这五种形式分别是:

 

(1)概念式综述。这种综述通过综合且批判性地评估已有文献来获知对某一特定问题的理解。概念式综述也可能考察出这个问题是如何被研究的和对之已有的理解是如何产生的。综述的目的是进一步理解这个问题。

 

(2)现状综述。这种综述从一个领域的历史的视角来看这个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尤其关注趋势、与之相关的争议和赞同观点。这种综述一般是期刊编辑定期写的,目的是定位自己的期刊和它未来的发展方向。

 

(3)专家综述。类似现状综述,但一般是由这个领域内的资深学者完成的,会被这些学者独特的研究兴趣和贡献所影响。这种综述一般由学术团体的主席在学术会议上为参会者做出。

 

(4)审视式综述。这个综述是为未来的研究制作的一个日程表,它记录了一个主题已有的研究,然后聚焦于与其相关的研究空白点、争议所在以及盲点。它列出主要概念、问题和理论来凝练研究问题和证明研究方法的合理性。这一个变式是在博士研究开始或申报研究项目时的文献综述,目的是定位新的研究。

 

(5)传统式综述。此种变式可能会出现在人文和社会科学的论文、期刊文章或书中,是在研究完成之后的综述。这有点像审视式综述,但是它不是去为新项目开辟空间,而是定位已经完成的新项目。这一类型的综述在本质上使读者获知已有的研究加上新研究做出的贡献。这样的综述主要是告诉读者过去未知而现在已知的东西以及研究的重要性。

 

审视式综述和传统式综述并不是在做同样的工作,他们目的不同。一个是证明新研究的合理性,而另一个是确定新研究在已有研究中的地位。这一不同最明显的启示是博士生们不能把开题时的文献综述直接放在论文里,在写论文时需要在文献上下更多的功夫。早期的综述需要修改,不仅是因为博士生阅读了更多的资料,也因为研究目的和论点不一样了。

 

五、小结

抓住文献的关键点对于博士生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文献综述的最终目的就是,我们要把自己的研究置于文献之中,说明自己的研究如何基于这些文献推动了前人的研究。以上讨论的关于文献综述的四个话题,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文献综述实质,高效地完成这项工作。

 

 
 
作者:李月月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