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综述文章?
研发家 | 2024-01-11 0

在各种科学领域,综述文章对于那些希望在文章找到多个研究概要而不必花过多时间来寻找研究和结果的科研人员来说是很有价值的。一篇精心呈现的综述文章不但为读者提供了关于本学科研究的正确信息,还阐述了某些研究结果是有效或无效的原因。

此外,资助研究的机构倾向于使用综述文章来帮助他们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然而综述文章的价值往往取决于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结果的传达方式。

综述文章的目的应该是“围绕所选主题,实现对过去工作的组织和综合,以加速将最新知识积累和吸收到现有知识体系中。”因此,综述文章的关键是应清楚准确地呈现结果。良好的写作对综述文章是不可或缺的,并且必须遵循一套严格的规则。

1996年,在一个由科学家、临床医生和统计学家组成的会议上创建了元数据分析报告质量(Quality of Reporting of Meta-analyses, QUOROM),它集中于随机对照研究的元数据分析。他们向研究人员介绍了QUOROM声明,清单和流程图,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组织综述文章的内容并确保遵循特定标准。 QUOROM随后进行了更新,并使用相同的值和标准将其重命名为系统评价和元分析的首选报告项目(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 PRISMA)。

综述文章的类型

综述文章不是原创研究,它审查了以前的研究,并汇编了它们的数据和证据。尽管叙述性评论可能有用,但它们并不会很深入,也不一定要分析数据或研究小组的规模来确定结果是否有效。另一方面,系统性综述文章则更为详尽,涉及的文献也更为全面,它们是综述文章的“黄金标准”。元数据分析可以作为综述文章定量的系统评价,它结合了来自多个研究的数据,得出的结论在统计上比单个研究中的任何一个都要强,这主要是因为其研究对象更多,研究对象之间也更具多样性。

一篇好的综述文章通常集中在一个主题上,例如不同的理论,有关开发新医疗设备的进展信息,或者过去的发展如何影响新的发现。综述文章的结论可能还会要求使用更多资源来继续该特定领域的研究。

撰写综述文章有优点也有缺点。除了拥有更多可用数据之外,综述文章的其他优势还包括验证性数据分析,并且综述文章被视为循证资源。缺点是综述文章的写作比较耗时,并且不是所有研究都可以提供所需的数据量。此外,综述文章的统计功能和解释更加复杂,作者必须确保每项研究和所有综合研究的人群具有异质性。

 

文献检索

使用Google学术搜索对所选主题进行文献检索可以得到一些相关研究的新发现,在做综述文章的文献检索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 ·作者和所有可能的利益冲突
  • ·文章的目的
  • ·作者的假设以及是否得到支持
  • ·文献将如何对您的主题做出贡献
  • ·作者表达的观点是否正确

一旦根据这些观点确定了纳入和排除标准,作者就可以准备撰写综述文章了。注意文献数据应避免使用诸如Popular Science和WebMD.com之类的资源,因为这些资源不允许用作综述文章的来源。作者必须确保综述文章的资料来源是合法的研究,并且性质上相似,例如都是随机对照试验。

稿件准备

不同的期刊对综述文章可能有不同的字数或者页数限制,因此必须在开始之前检查作者指南。通常,大多数刊登综述文章的期刊要求使用特定的字体和字号(例如Times New Roman,12磅),在所有四个边上都使用1.0英寸的页边距,并使用1.5倍行距。

综述文章的结构应包含非常具体的部分,根据不同的学科领域可能会略有不同。在科学写作中,IMRAD的结构(简介、方法、结果和讨论)是大多数学术期刊采用的标准格式。尽管具体的作者指南可能有所不同,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综述文章应包含以下部分:

标题页

摘要

  • 应概述项目的要点或者综合方法
  • 如果需要还应包括副标题,例如目标、方法、结果和结论
  • 综述文章的摘要长度应在200到250个字之间
  • 摘要中不包含引文
  • 首字母缩略词和缩写词仅在多次出现时才应该使用

引言

  • 应讨论有关该主题的背景信息
  • 简介必须说明综述文章的目标和研究问题
  • 文字应采用现在时态

材料和方法

  • 应采用过去式书写
  • 应提供重复审核所需的信息
  • 应包括综述文章的检索策略、纳入和排除标准、数据源和地理信息、研究对象的特征以及所使用的统计分析

结果

  • 必须包括所有结果
  • 应提及结果与目标的相关性
  • 结果必须包括研究组或样本的异质性
  • 应提及统计意义

讨论

  • 可以重申背景信息和目标
  • 简洁明了地讨论综述文章的结果及其相关性

结论

  • 本节应讨论引言中讨论的目标以及讨论综述文章的发现,解释其含义并确定未解决的问题

研究局限性

  • 评估研究是否足以得出可适用于更大范围人群的结论,并说明原因
  • 应提供未来研究的建议

致谢

  • 作者可以感谢支持这项工作和该综述文章的人员或机构

参考文献

  • 仅列出综述文章中所引用的参考文献
  • 允许引用50到100个参考文献
  • 通常不允许使用网页资源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