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参加一些学术会议
研发家 | 2025-08-04 0

怎么参加一些学术会议?参加学术会议,无疑是每位研究者都期待的机会。它不仅意味着能够与同行深入交流、探讨学术前沿,更是拓展人脉、寻求合作的重要途径。然而,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利用这一机会,让每一次参与都变得更有价值呢?答案就在于充分的准备。以下是一个为你精心准备的学术会议参与指南,助你从容应对,收获满满!

一、写论文/摘要

1.确定好想投稿全文还是摘要,根据研究方向准备一篇全文/摘要,或者先确定想参加的会议,再根据会议征稿进行准备。(如果先确定了会议,可以找会议秘书发模板,参考会议的模板格式、页数撰写)。

2.可以先写好中文,然后翻译成英文。

3.一般的页数控制在6页以内。

4.文件完成建议加序号命名,每修改一次,标注序号保存,方便后续修改。

怎么参加一些学术会议

二、查找领域内会议

1.最直接靠谱的途径就是导师或者师兄师姐推荐。

2.关注一些本专业的公众号,上面会有一些大型专业会议信息。

3.可以去一些专门的会议网站查询,最好去大型的会议网站,比如中国学术会议在线、中国学术会议网、科学网、学术会议云、meetconf这些。

三、注册账号+投稿

1.在会议官网填写信息,注册账号

2.按照会议官方模板修改好论文/摘要,在截稿日期前在注册的账号系统投稿(仅参会跳过)

3.如果你只想做口头报告,不想出版文章,只需要投摘要就可以了;如果想出版,就需要提交全文。

四、修改论文(仅参会跳过)

1.一般3-5个工作日会给出审稿意见,按照审稿意见相应地修改论文即可。

2.在最后一轮论文提交截止时间内,都可以反复的修改。

五、缴纳会议注册费

1.一般会有早鸟折扣,收到录用通知多少日内或者会议开始前多少日内缴费有折扣。

2.同行参会人数较多可能会有相应折扣。

六、制作报告PPT(仅参会跳过)

1.PPT一般按照论文的章节来制作,可以在网上找一些会议报告模板,一般以简洁为主。

2.少文字,公式,多图片、流程、表格。

3.报告时间一般10-15分钟 ,按照时间安排好PPT内容和演讲侧重点。

4.第一次做oral的话可以准备逐字稿,打印出来发,多练习几遍,做到脱稿像讲故事,而不是单纯背稿。

七、参加会议

1.缴费后记得预定好机票和酒店,有些可以找会议主办方帮忙预定。

2.参会前记得找学院财务或者导师了解公费参会申请流程,参会期间留好各项开支发票。

3.在会议前,记得一定花时间看一下会议指南,标注自己想要听的演讲或者感兴趣的专家,看看与对方的研究有什么关联。

4.Q&A环节提前准备几个可能的问题和回答,有同行伙伴的话也可以安排一下。

八、会议论文集出版

1.部分论文会被推荐投稿到期刊的会议特刊中。

2.会议论文集一般在会议结束几个月后会出版在相应的网址。

3.EI检索一般在会后半年左右,具体咨询会议秘书。

注意事项

01、提前制定计划!

提前浏览一下这次学术会议的报告单,选择与你的领域最相关的演讲。然后,围绕这些演讲制定你的个人时间表。大型会议通常有多个会议同时进行,所以知道你想在哪里和什么时候参加那个会议是很重要的。

在参加会议之前制定好计划也意味着你已经调研好了要注意的关键名字,这样你就不会错失与你所在领域的杰出研究人员交谈!

花点时间对演讲者做一些研究,包括阅读他们最近发表的期刊,这样你就可以充分理解他们的演讲内容,并在演讲结束后与他们交流。

02、勇敢地与他人交谈!

现实生活中接近一个你不认识的人并开始交谈可能是令人生畏的,然而这就是会议的目的!能够认识与你研究同一个领域的学者,以及那些你未来可能涉及领域的学者,他们可以提供给你宝贵的研究建议。

最重要的是,通过与人交谈,你可能会发现未来合作的机会。

03、了解“电梯演讲”

“电梯演讲”是对你自己和你的工作进行快速总结,时间大概是30秒到2分钟。请确保你已经提前总结好了你的研究计划,因为这会让你在社交时更自信地介绍自己。

如果你想在学术界担任教授或研究员,博士学位仅仅是个敲门砖,因为这个学位表明你拥有学术研究的能力。而通过学术会议上的“电梯演讲”,你也许无意间就“敲开”了门。

04、练习你的口头报告

如果你要在会议上做口头报告,请提前找一间类似大小的房间,并站在前面练习。这可以让你想象你将在哪里发表演讲,并且可以减少那一刻带来的紧张。

提前练习口头报告能够帮助你的紧张情绪不会对你的最终的报告产生太大的影响。我发现在听众中有一个友好的面孔总是很有帮助的,所以考虑邀请你课题组的其他学生或你的导师来听——然后记录下来他们对你报告的反馈,再不断进行改进。

05、花时间休息

学术会议的时间通常很长,日程也排得满满的,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在会议前好好休息,包括在到达目的地后留出时间放松,这可以确保你能发挥出最佳状态。

如果会议涉及到国际旅行,要安排时间来适应时差。在会议期间安排好睡眠和休息也很重要。给自己一些时间来适应环境(比如晚上提前上床休息)会让你白天变得活力满满。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更多服务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支持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