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美国停止全球卫生资金支持,可能导致2500万人死亡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贫困国家健康倡议的最大捐赠者,其捐赠几乎占世界卫生援助的四分之一。十多年来,这些投资为世界公共卫生做出了贡献。例如,2010年至2023年间,全球艾滋病死亡人数下降51%;结核病死亡人数在2015年至2023年下降23%。
科学家们首次发现“奇怪三人组”的结构
科学家们第一次发现,一对不寻常的行星有一颗同样不寻常的伴星——一颗垂直运行在它们周围的系外行星。4月16日,相关论文在《科学进步》上发表。
自带修复“超能力”,建筑也可以“活”起来
你相信,也许有一天,看似微不足道的真菌和细菌可能会变成神奇的生物建筑材料的关键组成部分。这些特殊的材料不仅能像生命一样生长,还能拥有自我修复的“超能力”。
该团队开发了一种乳液气溶胶系统,可在空气中自组装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所固体物理研究所纳米材料与器件技术研究部与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教授殷亚东合作,建立了新的临时乳液气溶胶体系,完成了不对称超结构自组装。相关研究结果最近在《先进材料》中公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现量子椭圆偏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史保森教授、周志远副教授课题组将优质偏振纠缠灯源与经典偏振成像技术相结合,在暗光下观察周期性分布的各种材料的双折射特性,表明该系统在相同的光强环境下比经典检测系统具有更高的检测准确性和抗杂散光干扰能力。该结果最近在网上发表《Npj 量子信息》。
最精确的太空时钟即将发射
4月21日,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了最精确的太空时钟,配备了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并建立了一个高度同步的网络,使用地球上最好的时钟。然而,这个已经准备了几十年的项目只能运行几年,然后在这十年结束后,国际空间站脱离了轨道。
幼儿茶树树冠培养的新技术及其分子调控机制得到揭示
近日,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唐茜在《工业作物与生产》中领导了茶树栽培培育团队。(Industrial Crops & Products)本文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探讨了树冠培育新技术对幼年茶树生长的影响,并通过转录组对新技术的内部调控机制进行了分析。
建议开发具有多维特征的复合核酸标准物质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研究所农业标准物质创新团队在国际期刊上分析了化学发展趋势(TrAC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本文对核酸标准物质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NARMs)最新进展。
进入全球首发阵营!这个天文观测工具通过了国际并网测试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以下简称上海天文台)于欧洲时间4月14日建成的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SKA)第一阶段的区域中心(SRCNet v0.第一版)中国节点(以下简称SRCNet v0.第一版中国节点),SKA天文台成功通过。(SKAO)国际并网测试由总部组织。
研究表明,依兰陨石坑的三维碰撞结构与碰撞过程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邓阳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下,带领地球物理成像团队,与中外合作伙伴联合采用多种地震分析方法,研究揭示了依兰陨石坑的三维碰撞结构和碰撞过程。相关成果发表在《通信-地球与环境》中(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