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家 |
国家青年拔尖人才亲授发表秘诀!RDLink 研发家联合承办讲座,拆解科研人核心痛点

“创新点写得像流水账,投出去秒被拒怎么办?”“审稿意见回来不知怎么回应,只能重写?” 这些困扰无数科研人的论文发表难题,在一场干货满满的讲座中得到了系统解答。10 月 24 日上午,东华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在南昌校区软件楼 316 会议室举办研究生励志讲堂第六期第七讲,本次活动由江西省计算机学会主办,东华理工大学与RDLink 研发家联合承办,特邀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青年拔尖人才张智军教授带来 “高水平研究论文撰写与发表” 专题报告,为现场师生送上学术发表 “实战指南”。

研发家 |
毕业论文的前期准备

1. 选题原则​ 专业性契合:紧扣专业培养方案,确保研究内容在专业知识体系内(如汉语言文学专业可聚焦 “网络文学的叙事特征”,而非跨学科的 “网络文学的商业运营”)。​ 可行性优先:结合自身能力(理论基础、实操技能)、资源条件(数据可得性、导师指导方向)、时间周期(本科通常 3-6 个月),避免 “大而空” 的选题(如 “中国文学发展史研究” 应缩小为 “明代通俗小说的传播路径研究”)。

研发家 |
EI 投稿避坑与提速:3 万学者认准的 RDLink 研发家凭什么?

2025 年全球 EI 会议投稿市场正呈现 “高需求、低保障” 的矛盾态势:人工智能、新材料等热门领域投稿量同比激增 35%,但平均录用率仅维持在 18%-25%,更有 23% 的科研人员因会议资质问题遭遇检索失败。在这样的行业困境下,RDLink 研发家平台凭借对科研人核心需求的精准把握,成为 3 万名学者的 EI 投稿优选渠道。

研发家 |
工程人申国自然总栽在 “选题偏题”“方案虚浮”?这份结合 2025 最新评审偏好的指南,帮你避开 90% 雷区,搭配 @研发家学术会议平台 效率翻倍✅​ 一、选题:

工程人申国自然总栽在 “选题偏题”“方案虚浮”?这份结合 2025 最新评审偏好的指南,帮你避开 90% 雷区,搭配 @研发家学术会议平台 效率翻倍✅​ 一、选题:锚定 “需求导向 + 科学问题”​ ❌ 避坑:别搞纯理论空想!工程学部重 “从实践提炼科学问题”​ ✅ 3 步定题(适配工程 / 材料领域):​ 盯战略需求:用研发家查工程学部优先方向(如 “智能装备可靠性”“新型储能材料”),紧扣 “卡脖子技术背后的基础研究缺口”;​ 挖工业痛点:比如 “风电轴承寿命短→核心科学问题:极端工况下材料磨损机制”,附具体数据(如 “年损耗超 10 亿元”)更有说服力;​ 查创新缺口:搜近 3 年国自然中标项目(平台可查),避免重复研究,设计 “新方法 + 旧问题” 组合(如 “AI 预测替代传统疲劳测试”)。

研发家 |
论文一直投不中?学术发表快车道来了!投稿无忧,润色、选刊、投稿、返修,直至中刊!

“如果论文也有生命,它大概最不想投胎到中国博士生身上。” ——这是我们在采访 11 位延毕博士、6 位国自然落榜讲师、3 位 985 副高“非升即走”失败者之后,最刺耳却也最 unanimous 的一句总结。 他们共同的身份是:手握数据、却迟迟等不到“Accepted”的科研打工人。

研发家 |
科研投稿难?RDLink 研发家以技术赋能打破行业困局

2025 年全球 EI 会议投稿市场呈现 “高需求、低通过率” 的严峻态势:人工智能、新材料等热门领域投稿量同比激增 35%,但平均录用率仅维持在 18%-25%,更有 23% 的科研人员因会议资质问题遭遇检索失败。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广州高博科技旗下的 RDLink 研发家平台凭借稳定的检索保障、高效的数字化流程,成为 3 万名学者的学术成果转化优选渠道。

研发家 |
科研人的学术会议神器!RDLINK研发家平台体验分享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你是否曾因错过重要学术会议征稿而懊悔?是否曾在纷繁复杂的会议信息中迷失方向?是否曾为论文投稿屡屡被拒而心累不已? 在我漫长的科研探索路上,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直到我遇到了RDLINK研发家——一个真正懂科研人需求的数字化科研服务平台。

研发家 |
三位数学家当选 2025 年院士,数学不再天坑专业,数学强国已在路上

近日,中国科学院公布 2025 年院士增选结果,数学领域共有 3 位杰出数学家当选,他们分别是: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戴彧虹研究员,山东大学刘建亚教授,北京大学刘若川教授。这三位数学家的当选,不仅是对他们个人学术成就的肯定,也是对中国数学研究实力的重要认可。

研发家 |
观点丨王水雄:做新时代有情怀的学者

我们说一个人有情怀,通常是指这个人基于其人生的种种经历,关心某种基本的存在,并产生对这种存在的归属感。这种存在包括具体的他人或一般的人类,也包括特定的理念价值或精神寄托。情怀虽主要存在于人的内心,却包含着对外部世界的情感归属与关心惦念。当人们评价一个人有情怀,往往是对这个人价值理念的肯定性评价;评价一个学者有情怀,通常是强调该学者在学术研究中存在某种超乎一般功利性目标的价值关怀。

学术资源免费领取
加微信领取20G科研大礼包!
更有众多热门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