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点写得像流水账,投出去秒被拒怎么办?”“审稿意见回来不知怎么回应,只能重写?” 这些困扰无数科研人的论文发表难题,在一场干货满满的讲座中得到了系统解答。10 月 24 日上午,东华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在南昌校区软件楼 316 会议室举办研究生励志讲堂第六期第七讲,本次活动由江西省计算机学会主办,东华理工大学与RDLink 研发家联合承办,特邀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青年拔尖人才张智军教授带来 “高水平研究论文撰写与发表” 专题报告,为现场师生送上学术发表 “实战指南”。
11月26日,香港大埔宏福苑一场突如其来的五级大火,瞬间牵动了全国上下的心。这场被指为香港近三十年来最严重的火灾,不仅造成了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更在深夜里点燃了百位艺人的关切之情,谢霆锋、佘诗曼、惠英红等明星纷纷在社交平台发声祈福,一场自发的“愿平安”接力迅速刷屏。
大象新闻记者 李莉 张迪驰 11月28日,人工智能领域顶级学术会议NeurIPS 2025公布论文奖项,阿里巴巴通义千问团队的研究成果从全球2万多篇投稿中脱颖而出,荣获最佳论文奖,成为本届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团队。
近日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导致腺热(又称单核细胞增多症或接吻病)的病毒似乎会感染并重编程人体免疫细胞,使人患上自身免疫性疾病——狼疮。
本次专项整治行动聚焦中国学者在自然科学领域国际期刊撤稿论文,对涉嫌抄袭剽窃、虚构伪造数据或图像、买卖论文、虚构同行评议专家及评议意见等行为,将严肃开展调查和处理,并加强处理结果通报,强化警示震慑作用。对严重科研失信行为,将依法依规记入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支持有关方面在项目申报、院士增选、科技奖励等工作中开展失信惩戒。
近日,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部署开展学术不端撤稿论文专项整治行动。本次专项整治行动聚焦中国学者在自然科学领域国际期刊撤稿论文,对涉嫌抄袭剽窃、虚构伪造数据或图像、买卖论文、虚构同行评议专家及评议意见等行为,将严肃开展调查和处理,并加强处理结果通报,强化警示震慑作用。
新华社北京11月26日电(记者魏梦佳)当生成式人工智能“闯入”课堂与实验室,一场无声的教育变革正在全球高校悄然发生。教师们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的新路径,却往往困惑于使用边界,也对学生们交上来似曾相识的“AI作业”感到无奈;学生们使用人工智能辅助学习,却也面临“思维惰化”“认知外包”等隐忧。
近年来,随着AI写作工具的普及,国内高校纷纷加强了对论文AI生成内容的检测。从复旦大学出台专门规定,到天津科技大学设定40%的AI率红线,学术机构正在建立新的学术诚信边界。
今天,NeurIPS 2025最佳论文出炉!4篇最佳论文,华人占多半,何恺明孙剑等人曾提出的Faster R-CNN获「时间检验奖」,实至名归。
全国唯一高校残联、中部地区首批高等融合教育试点、300+残障毕业生、100%就业率……扎根荆楚大地的武汉理工大学,以“一个都不能少”的执着,坚守助残育人三十余载。从“帮扶小屋”到“育人灯塔”,这所高校走出了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融合教育之路,成为华中乃至全国高校践行教育公平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