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编,取消“终身制”!

研发家 | 2025-08-19 0
在体制内“铁饭碗”的时代,或将一去不复返了。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竞聘上岗管理办法》,首次面向全区建立起事业单位岗位竞聘动态管理机制,明确实行“全员竞聘、择优上岗”的用人方式,突出“能上能下、薪随岗变”原则,对不能胜任岗位职责、年度考核不合格等7种情形明确降岗规定,彻底打破事业单位岗位聘用“终身制”。

内蒙古的改革并非孤例。2024年7月初,山东省临沂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临沂市《关于强化事业单位岗位管理持续激发事业单位活力的通知》有关情况。明确鼓励事业单位推行“全员竞聘”制度,建立事业单位人员“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的竞争性用人机制,破除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聘定终身”“能上不能下”的惯性思维。

这意味着,事业编“终身制”被打破,能进也能出。其实,这股编制改革的热潮在高校中早已推行开来。

 

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要建立新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高校不纳入编制管理。此后,我国高校进入聘用制时代。

 

编制改革,名额精简

我国高校教师的聘用制一直都在演进。

 

早在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已经明确了高校教师实行聘任制。此后经过若干文件发布后的梳理,不难发现,顶层的设计是在聘任制的基础上加入更加灵活的人才聘用机制,破除终生制和人才单位所有制中的弊端,积极推动人事代理制的运用。

 

特别是2018年以后,更是着重强调聘期考核,推动准(预)聘和长聘相结合,使之成为重要的政策导向。

 

 

随着“预聘-长聘”制度在各高校中不断推进,演化出了“非升即走”的高校教师聘用政策。在这一政策下,青年教职人员需要在预聘环节中,完成学术成绩达标,才能留任高校。

 

除了在聘用制度上进行改革,高校的事业编名额缩紧也是不可不面对的趋势。

 

2021年,广东省教育厅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广东省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意见》。《意见》指出,要完善高校教师聘用机制,加快高校教师编制岗位管理改革,在高校探索实行员额制管理。去年底,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发布博士层次员额制教师招聘公告,计划招聘50名博士层次教师,全部都是“员额制”。

 

高校的“员额制”,不同于传统事业编,更不是“铁饭碗”。

 

“员额制”,也称人员总量管理,是由高校自主设定,上级人社部门核定备案后,可执行的一种人事管理制度。传统事业编与个人身份对应,如果离开岗位,编制会跟着。然而“员额制”是“在岗才能在编”、“对岗不对人”,编制只与岗位对应而与人无关,这也是和传统事业编不同的地方。

 

“员额制”打破了传统编制“只进不出”的局面,一定程度上盘活了高校教师流动的市场机制,提升了高校办学活力。目前,全国已有多所高校实施“员额制”管理。

用人权利,下放至高校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高校事业编制的改革,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正在扩大

 

最初,199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这是个里程碑事件,标志着办学自主权确立了高校人事自主权的法律地位。

 

为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搞活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2000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其中指出:要全面推行聘用制,建立符合高等学校办学规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制度。

 

2017年,为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提出的支持高校依法自主办学,进一步扩大办学自主权,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应积极探索实行高校人员总量管理

 

2020年,山西省人社厅发布《关于深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公立医院人事管理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取消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公立医院年初统一下达增人计划的管理模式,将增人计划的权力下放到学校。教育部等六部门也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鼓励“采取多元化聘用方式灵活用人,统筹用好编制资源”。

 

在此之下,高校实施了人事代理岗转事业编、积分入编等不同方式,盘活用人制度,实现办学自主权的扩大。这让高校拥有更大的动态调整空间,能根据自身发展规划和建设需要,更灵活地调整人员总量及结构比例。

 

不过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已然不能“躺平”,能上能下的用人制度推动其在工作岗位上做出更多成果。事业编“终身制”已经从名义上取消,新的制度概念替代旧的制度概念、新的用人方式“置换”旧的用人方式。这种“置换”,不能仅视为“一种文字游戏”。尽管高校用人的外在表象未明显变化,但用人制度的“地基”已悄然变化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