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届中国科学院公共科学日启动
5月17日,中国科学院第21届公共科学日正式启动。今年是中国科学院系成立70周年。今年的公共科学日继续向公众开放科研机构,主题是“在科学之间开启未来的新过程”。135个院属单位组织了近400场科普活动,6000多名科研人员和志愿者参加,开放了近400个科研场所,近50人参观了现场,数亿人在线阅读了相关话题。
永久封禁Sci-Hub!又有国家发布封锁令,这个论文免费下载网站也太难了...
当地时间 8 月 19 日,印度德里高等法院(Delhi High Court)下令,印度电子信息技术部(MeitY)和电信部(DoT)应采取必要措施,在 72 小时内发布封锁令,要求立即屏蔽 Sci-Hub 和 Sci-Net 及其镜像网站;封锁令发布后,印度各网络服务供应商应在 24 小时内封锁相应网站。据《印度报》(The Hindu)消息,此举是印度法院对爱思唯尔(Elsevier)、威立(Wiley)和美国化学会(ACS)针对 Sci-Hub 发起诉讼的回应。
一省发文:进入国家青A、青B最后评审,但未获立项的,直接给予支持!
省科技厅关于组织推荐申报2026年度省基础研究计划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B类)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培养壮大我省高水平科研人才队伍,提升全省基础研究能力,根据《贵州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项目管理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现启动2026年度省基础研究计划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B类)申报。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吉林大学:明年暑假前装空调!
近日,吉林大学新生第一课的一段视频,在网络走红。 9月8日,在吉林大学举行的2025级新生第一课课堂中,吉林大学党委书记田辉在讲台上,对同学们说:“学校高度重视,已经成立了专班,明确了要求,加班加点,就是要保证在明年暑期到来之前,为学生宿舍安装好空调。”
官方划红线:严禁高校教师这类兼职行为
近期,“机关事业单位职工能否从事副业?”这一话题备受关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明确,公职人员开展副业需严格遵循《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条例》等相关规定,并结合所在单位的管理制度及副业性质综合判定。总体来看,“挂证”取酬、借“理财”名义违规圈钱、违规从事有偿中介活动、违规兼职、揽私活、其他违反规定的营利行为等6类情形需特别注意。 与此同时,高校教师兼职也一直是很多人关注的话题,相关问题值得高校注意。宁夏某大学在今年5月召开的“以案促改”警示教育会上就提到,该会议是针对学校教师队伍中存在的违规“挂证”取酬、违规校外兼职等突出问题深刻剖析。
985官宣:2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
9月5日,北京大学校长龚旗煌院士在开学典礼上透露,当前,北大建有20个“拔尖计划2.0”基地、数理化生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以及2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2个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高水平科研平台,持续完善多元学业评价体系,鼓励大家追寻兴趣热爱,求真创新、追求卓越。希望大家都能“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在文明传承的“长赛道”把冷板凳坐热,在科技攻关的“深水区”啃硬骨头,不懈奋斗,收获丰硕的果实。
武汉大学杨某媛论文突然下架,被下载31万+次,校方和知网回应
9月10日上午,记者查询中国知网发现,武汉大学杨某媛的论文《中印生育行为影响家庭暴力的经济学分析》已经下架。此前网友截图显示,该论文下载量曾达31万次以上,在文献来源为“武汉大学”的论文中高居第一。
Nature重磅:一个邮箱引爆今年最大论文工厂,1517 篇论文恐被撤稿!涉及460 所高校4500 多名研究者
学术圈的造假新闻早已不是新鲜事,从图片 PS 到数据编造,从一稿多投到代写代发,我们总能时不时在媒体上看到 “某教授撤稿 XX 篇” 的推送,然后无奈地叹口气继续做实验。
亚洲12位青年科学家获资助!每人 2 年 10 万美元,研究领域超前沿
9月5日,潮新闻记者从未来科学大奖组委会获悉,2025年度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研究员名单公布,12位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地的优秀青年科学家每人将在两年内获得10万美元资助金。获奖的青年科学家也将在10月底举行的未来科学大奖周期间的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年会上正式亮相,分享他们的科研成果。
清华大学发讣告
9月4日,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退休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赵争鸣教授因病于2025年9月3日19时在北京逝世,享年6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