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别!巨星陨落

研发家 | 2024-07-16 0
7月13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民主同盟杰出盟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党组书记、第二届和第三届主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原所长,著名物理化学家、我国高能化学激光领域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分子反应动力学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张存浩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7月12日13时0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放弃留美报效祖国
 

张存浩籍贯山东无棣,于1928年出生于天津一个书香世家。张存浩的姑父傅鹰是享誉中外的物理化学家,是新中国最早的学部委员,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姑母张锦23岁时在美获得伊利诺伊大学化学博士学位,是当时中国有机化学领域鲜有的女博士,后任教于北京大学。

2013年,张存浩在化学激光实验室办公室(资料图)
 
年少时,张存浩曾随姑父姑母辗转于重庆和福建等地,伴随着炮火声与爆炸的轰鸣声辗转求学。1943年,15岁的张存浩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次年转入重庆中央大学化工系;1947年至1948年在天津南开大学化工系读研究生。
 
1948年,20岁的张存浩赴美留学。1950年8月,张存浩刚刚获得密西根大学化学工程硕士学位的时候,朝鲜战争打响了。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张存浩毅然回到当时条件还十分艰苦的祖国,来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正式开始了他报效祖国的科研人生。
 
张存浩坚定从容地认为:“从青年时代起,为自己树立的最大科研人生理想,就是报国。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研究方向。

 

1987年,张存浩在全国量子化学会议上做学术报告(资料图)
 
 
为国所需数次改行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石油供应十分短缺,又面临西方国家的全面封锁。为解决国家急需,张存浩和楼南泉等人日夜奋战承担了研究,在短时间内研制出了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高效氮化熔铁催化剂,并“中试”成功。
 
20世纪50年代末,在紧张的国际形势迫使下,张存浩迅速转入火箭推进剂这一几乎全新的领域,最终和何国钟院士等提出了固体推进剂燃速的多层火焰理论。
 
在艰苦的条件下,张存浩与一大批中青年科学家一起,迎难而上,着手研制超音速燃烧型氟化氢(氘)激光器。当时,国外氟化氢(氘)激光器也是刚刚起步,但有关文献上发表的却是没有实用价值的等离子加热体系。张存浩决定,不照国外的路子走,独立进行燃烧体系选择。1973年氟化氢(氘)激光器输出功率从零做到了几瓦,两年后,输出功率又增加了几个量级,整体性能指标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张存浩与庄琦等人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放电引发的脉冲氧碘化学激光器,效率及性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在1992年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连续波氧碘化学激光器。他带领团队在国际上首创了研究极短寿命分子激发态的“离子凹陷光谱”法,并以该方法首次测定了氨分子预解离态转动光谱及其寿命。

 

2014年1月10日,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张存浩与程开甲在授奖仪式结束后,在人民大会堂合影(资料图)
 
 
总把荣誉功劳归功别人
 
无论是发表文章还是评奖,张存浩一贯照顾年轻人。大连化物所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无论张存浩是担任课题组长、室主任,还是担任所长,他提出的许多科学理论和思想在取得成果和获得各种重大奖励时,总把最大的功劳归于实际操作的学生、部下和合作者。
 
1991到1999年,张存浩出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在此期间,自然科学基金总经费增加了近8倍,先后与35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界建立了合作关系,增设管理科学学部,新增了13个资助类别。他两次上书国家领导人,最终申请设立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谈起这项成绩,他把荣誉功劳都归功给别人。
 
2002年,张存浩将获得的何梁何利奖金和在香港等地讲学所得的酬金,全部捐赠给了大连化物所设立奖学金,以激励更多的青年学者发奋学习、献身科研、报效祖国。他所带领的团队共有8项成果先后获得过国家级科技奖励,3项成果入选为“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2013年,当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荣誉授予他时,这位曾历经人生波澜,在中国发展的进程中渐渐老去的老人,谦虚而真诚地说:“我认为这个奖不该颁给我,而是应该授予我们的集体,没有他们,我是什么都做不了的。”
 
张存浩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多家媒体报道他的事迹时,称他是“中国化学激光之父”。
 
 
挚爱古典音乐的院士
 
据《情系中华》此前报道,说起生活中的张存浩,相濡以沫几十年的老伴迟云霞曾“抱怨”道:“他的体质不太好。年纪大了,脑子里却总是想着科研,年轻人来找他,他都很热心,一起探讨问题,修改论文。”生活上的张存浩不挑剔,随遇而安,他时常告诉老伴不要为饭菜“发愁”,“你做什么我就吃什么”。
 

张存浩的两个儿子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均有建树。在孩子的眼中,张存浩还热爱古典音乐,“会唱上千首歌”,还收藏着堪称古董的留声机和很多古典音乐唱片,常为拜访他的朋友即兴演唱。对于不同的作曲家、乐队、指挥家,张存浩都如数家珍,而听古典音乐的习惯他坚持了一辈子。

张存浩 (图源: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官网)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发布的讣告还称:张存浩先生用生命谱写了精彩的人生,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的科技事业,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的卓越贡献和高尚品格受到国内外科学家的广泛赞誉和敬仰。他的逝世是我国科技界的重大损失!我们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张存浩先生!
 
张存浩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24年7月16日上午9时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