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实验室猝死”,中国医科大学附院回应

研发家 | 2024-07-29 0

近日,顶端新闻等媒体报道了一起“中国医科大研一学生医院实验室猝死”事件。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相关部门在回复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死者当时被及时送医,不遗余力进行全力抢救,但最终仍未能挽回年轻的生命”。

根据报道,7月14日,家住陕西的宁先生接到中国医科大学通知,说弟弟在附属医院实验室打扫卫生的时候突然不行了,后被医院诊断为心脏骤停。宁先生一直质疑弟弟的抢救时间,但学校及医院方面坚称没有责任。

报道称,宁先生出示了一份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具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记者在死亡调查记录栏中看到,患者1小时前突然倒地,周围同学发现其意识丧失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拨打120,120到达后,继续给予持续胸外按压并建立高级气道及抢救药物,期间未恢复自主循环。转入急诊后,急诊持续胸外按压。最后死亡原因为呼吸心跳停。

宁先生表示,孩子出事的实验室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验室,距离送医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楼直线距离仅几十米。但宁先生查询当天120出诊记录显示,7月14日12点50分发生意外,一起打扫卫生的同学拨打120后,13点11分救护车赶到事发地点。

7月28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相关部门获悉,该校“对宁某某同学的不幸离世,大家都感到痛心和惋惜。将继续与家属保持沟通,依法依规处理善后事宜”。

对于家属和网民提出的疑问,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相关部门介绍,“7月14日下午,我院2023级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宁某某,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实验室内突发意识丧失,在场同学立即进行心肺复苏,随后宁某某被及时送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立即组织多学科会诊,不遗余力进行全力抢救,但最终仍未能挽回年轻的生命。”

对于“为什么事发地离急诊较近,花的时间这么久,是否耽误了宁同学的抢救时间?”等疑问,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相关部门介绍,“急诊承担的是来院急诊患者的紧急诊疗服务,而院前急救由120负责,120不属于医院,是沈阳市急救中心统一安排。宁同学在实验室内突发意识丧失,我们在场一共两位同学,一名同学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另一名同学立即拨打120。在120来之前,第一名同学一直在进行心肺复苏,120到以后,第一时间将宁同学送到我院急诊,急诊立即进行了多学科会诊,不幸最终未能挽回宁同学的生命。”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相关部门表示,“事发后,医院和学校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专项应急工作组,与家属反复多次进行沟通,给予精神抚慰和生活照料,积极主动地尽最大努力配合家属处理善后事宜。但目前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目前,宁某某同学的死亡诊断为心脏骤停,公安部门排除他杀可能,因家属暂未同意尸检,死因未能明确。待家属同意尸检后,可进一步确认死因。”

对于“宁同学在暑假工作,而且还是周日,这些是否是导致他猝死的原因?”等疑问,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相关部门介绍,"首先事发当天7月14日,我们学校还没有放暑假,其次根据学校2024年暑假放假安排的通知规定,研究生原则上不放假,导师可以根据培养计划对研究生做相应的安排。至于周日的问题,是因为宁同学平时不需要到实验室做实验,他的科研工作是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当天是同学们自发组织到实验室打扫卫生,宁同学自愿和学生们一起参加。"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