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尾”的大学校区,被拍卖!
研发家 | 2024-07-31 0

日前,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询问,青岛市张家楼街道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何时有新学校入驻?对此,青岛人民政府办公厅政务服务热线办公室回复称: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进行了落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已与西海岸新区解约,暂无新项目落地。

其实早在2023年10月,青岛西海岸新区官方就回复过校区进展问题:“目前经贸大学已经确定不来新区落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岛国际校区项目受限于教育部对高等院校异地办学政策的影响,导致原定的办学计划无法实施。”这项肇始于2019年的异地校区合作项目,终究还是按下了终止键。

 

不仅是贸大青岛校区,近年来,在教育部政策逐渐收紧的大背景下,不少高校异地办校区的计划被搁置。

 

新校区建设,并不容易

随着高校扩招,不少学校面临着校区土地、建筑面积严重不足的压力。但近年来,随着政策是收紧,很多校区建设不得已搁置。

 

同样是在青岛,今年1月,青岛蓝谷管理局常务副局长杜乐江答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校区建设情况”时称,青岛市委市政府正在征求意见,拟解除与即墨区签订的建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校区的协议。

 

异地校区建设受阻,并非少数。

 

在2015年,华中师范大学与鄂州市达成梁子湖校区项目共建协议,湖北省人民政府对此合作项目给予大力支持,专商函教育部,明确将华中师范大学梁子湖校区的建设项目纳入湖北省校地合作共建的重点项目,多年来却一直因为生态红线问题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早前发布的华师梁子湖校区效果图

 

另一所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青白江校区在今年4月的官方回复中透露了停修的信号,因政策原因,校方暂未获得省上批复,海事职业学院(原川师地块)项目已签约,目前正进行规划设计方案编制。

 

2023年11月,深圳市教育局面对网友咨询深圳吉大昆士兰大学、深圳墨尔本生命健康学院、华南理工·罗格斯创新学院项目的建设进展时,回复称“均已终止”。三所高校停建原因不一。其中本是由深圳、吉林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三方共建深圳吉大昆士兰大学项目,正是由于教育部原则上不支持、不鼓励跨省异地办学的政策,终止建设。

 

盲目扩张亦是资源浪费

 

除了地方发展、土地、资金等问题,官方政策的转向也预示着高校建设新校区“步履维艰”。

 

上世纪80年代初,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报告的通知》提出,鼓励老牌实力院校举办分校校区。在此背景下,山东大学与威海市尝试联合举办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开创了我国名校异地办学的先河。随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东南大学无锡分校等异地校区相继创立。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相对稳定,提高教育质量成为主题,校区建设政策收紧,进入“降温控制”期。坚持鼓励高校建设节约型校园,审慎建设新校区,成为之后政策实施的主导方向。

 

2017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基本建设管理的通知》,要求“审慎决策建设新校区,原则上不支持、不鼓励跨城市、跨省建设新校区,特别是具有本科教学功能的新校区”。

 

随着一系列公开文件的发布,高校异地办学的脚步逐渐慢了下来。

 

校区建设搁置,只能烂尾吗?

 

此前,《环球时报》援引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地区各县市早年曾掀起“大学城风潮”,争相圈地让大学设立分校。但多年过去了,不少大学城沦为荒芜之地

 

报道中称,上世纪90年代,由于校地、建筑面积是大学升格、改制的条件之一。与此同时,各大学想扩大校园面积,地方政府也希望引进大学带动发展而抢着送地,双方一拍即合,衍生从北到南的大学圈地现象

 

但如今多个大学城纷纷烂尾。比如寸土寸金的新竹县竹北市,圈地近30公顷迎接台湾大学和台湾科技大学的分校。其中台大竹北分校面积达22公顷,当年县政府以1元新台币象征性卖给台大,现在只有2009年兴建的校舍仍被铁网圈起。相隔6分钟车程的台科大竹北校区,7公顷土地如今只有一座研发馆,另有两栋盖到一半的烂尾楼。

 

此外,据《21世纪经济报道》,早在2012年8月就已开工的贵州省某县级大学城,占地约1.5万亩,规划容纳10所大学,在校学生8万~10万人,总投资概算约135亿元。过往信息显示,计划来此办学的除了211高校,还有国外高校。但直至2020年,进驻该大学城的高校只有一所师范学院。另一所本部在邻县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仅在这里短暂办学,后来又迁出。

 

但除了烂尾,也可能会进行“拍卖”。

 

3月15日,一个名为“青岛海外科教园工程(设计)”的项目启动招标。项目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松云路以南、古镇口路以西,总投资14.6亿元,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65亩,建设内容包括科研楼、实验楼、教学楼及基础设施配套。

根据另一个《青岛海外科教园工程初步勘察竞价结果公告》中对“青岛海外科教园工程”的描述,我们发现该工程无论从占地面积、建筑规模,还是建设进度,都与211高校原青岛区大体吻合。

 

在7月24日,一块位于古镇口路西、松云路南,占地71330平方米的地块(HD2024-3028号),作为科研用地被拍卖。

此前,地处滨海大道的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2006年陆续启用后,海大浮山校区的各学院就逐步搬往崂山校区。腾空的浮山校区将一部分土地用公开拍卖的方式进行转让。2012年,地理位置优越的香港东路23号项目(原浮山校区所在地)经过26轮激烈叫价,最终以9亿元成交。根据青岛市规划,地块将用于建设住宅、商业、办公楼。

 

高校县域办学应因校施策,因地制宜。闲置的校区也不是只能烂尾,也许是变为商业园区,也可能变为科技园区,涅槃的大学校区,终将会以另一种形式发挥其独有的价值。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