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明确:取消外语专业!

研发家 | 2024-08-22 0

最近,韩国首尔地区的一所百年高校决定,从明年起,不再招收法语和德语两个专业的学生,两个专业正式进入取消程序。此事引发了韩国社会的高度关注。

 

多校停止外语类专业招生

 

报道称,近年来,韩国大学已经呈现语言专业取消或与其他专业合并的趋势,韩国外国语大学从去年开始中断了地方校区英语、日语等13个专业的新生招生,釜山大学从今年起停招德语教育和法语教育两个专业,首尔的一所大学已经把中文系和日语系合并为航空观光外语系。数据显示,韩国全国四年制大学的语言专业的数量五年间减少了五分之一,同一时期,语言专业的入学人数也减少了18%。

 

此外,日前美国的西吉弗尼亚大学,曾计划撤销包括本科和研究生院在内的全部外语系。据了解从新学期开始,本科生将不能再学习西班牙语、法语、德语、俄语和汉语,研究生也不能再攻读语言学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位。

 

该校官网的声明中指出:“数据显示,学生对语言类项目的兴趣非常低且还在下降,并且这种趋势并非西弗吉尼亚大学独有。”

 

国内多校,停招撤销外语专业

 

撤销外语专业的情况不止发生在海外,此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布的《关于拟撤销“英语”等6个本科专业的公示》也同样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务处相关人员表示,撤销英语等专业是学校基于客观事实和学科优化的考虑,中科大英语专业很早就已经不招生了,并且培养文学学士也与学校人才培养定位不一致。

 

除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外,河南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多所“双一流”高校也在近年停招或撤销外语类专业。

 

河南大学《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中显示,2022-2023学年,学校制定专业评价指标体系和专业优化调整工作方案,主动停招了12个专业,其中包括法语专业。

 

从上海财经大学对外公开的2023年本科专业设置情况显示,英语专业已经停招。西南交通大学2022年专业设置名单中提到,该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已于当年停招。

 

据2018-2022年教育部公示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五年间撤销外语类专业的本科院校至少有101所。其中,被撤销数量最多的外语类专业是日语,共被26所院校撤销,其次是英语专业(20所)。此外,朝鲜语(10所)、商务英语(8所)、翻译(7所)等专业被撤销数量也较多。

外语类专业的招生、就业现状

 

随着国际形势、教育政策的变化,以及人工智能的迭代升级,外语类专业面临诸多挑战。在一报告中提到,人类社会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语学科和专业要革新打开新的局面。从各方面的数据来看,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近年来的招生和就业现状也不具备较大优势。

 

从招生情况看,多个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在志愿报考环节遇冷。据媒体报道,陕西省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2023年征集志愿的缺额116个,较去年增加了78个。

 

麦可思研究曾整理了21个省市2023年高考本科一批次征集志愿的名单,从中梳理出900多个进入征集志愿环节的“双一流”院校开设的专业。数据显示,“双一流”院校中参与征集次数最多的专业除了旅游管理专业即是英语(26次),日语专业参与征集志愿的次数也较多(23次)。

 

从阳光高考网公开数据来看,英语(3.6)、日语(3.6)、俄语(3.8)、德语(3.3)、朝鲜语(3.7)、法语(3.6)等多个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就业满意度分数都不高,普遍低于4分。

 

《2023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2022届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为5547元,低于全国平均5990元。从毕业生中长期职场发展的情况来看,2019届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学生,毕业三年后的月收入为8052元,低于全国平均(9074元),月收入涨幅为51%。

 

从毕业生的中期职业发展来看,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月收入不仅低于全国平均,而且低于文学类专业平均水平。

 

具体来看,在文学学科大类下,毕业半年后,2022届外国语文学类专业学生的月收入略高于文学类专业平均水平(2022届:5509元)。但从中期的就业情况来看,2019届外国语文学类专业学生毕业三年后的月收入为8052元,低于文学类专业平均水平(8061元)。月收入涨幅也相对较低,低于文学类专业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低于全国16个百分点。

 

面对外语专业的危机,据悉,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尝试将外语与计算机科学、数据分析等新兴领域结合,推出全新的跨学科专业,以适应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时代需求。外语界也提出了“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法,例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建成通专结合的“多语种复语,跨专业复合”人才培养机制,本科专业全面实现“外语+专业”的基础性跨专业培养,学生在本科学业修读期间可以修读三个专业课程,至少实现两个专业的系统学习,复语复合受益率达到100%。新时期外语学科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更多高校布局新文科建设,相信未来外语类专业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