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自然基金委严惩!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顶尖癌症研究曝出大规模图像操控丑闻
研发家 | 2024-09-02 0

近日,学术界被一起重大丑闻震撼,《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杂志宣布撤回2018年发表的研究论文“MicroRNA-1468 promotes tumor progression by activating PPAR-γ-mediated AKT signaling in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该论文主要来自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作者分别为:Zhikui Liu , Yufeng Wang , Changwei Dou , Liankang Sun , Qing Li , Liang Wang , Qiuran Xu , Wei Yang , Qingguang Liu (通讯作者), Kangsheng Tu (通讯作者)。

 

这一决定是由于PubPeer平台上提出的严肃质疑,揭露了论文中涉及的多张图像与其他研究中的图像高度相似,甚至多次重复使用,显示出明显的图像操控和学术不端行为。

 

质疑者通过对比不同研究中的图像,指出这些图像不仅在该论文中重复使用,还被旋转、翻转后用于描述不同实验结果。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学术道德,不仅误导了对肝细胞癌研究的理解,更损害了整个科学界的公信力和声誉。

面对这些质疑,通讯作者涂康生(编者注:文中人名均为音译)在PubPeer上回应,承认论文的第一作者刘志奎操控了部分图像,导致研究数据的真实性受到严重影响。他表示,其他作者对此毫不知情,操控行为完全由刘志奎一人所为。经过进一步调查,所有作者一致同意撤回该论文。杂志社在对该事件进行深入调查后,决定撤稿以维护学术研究的公正性和诚信。

 

与此同时,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也迅速展开了对相关作者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刘志奎、刘清光、涂康生等人在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存在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包括图像操控、数据抄袭和不当使用研究经费等。

 

NSFC决定撤销这些作者的多个基金项目,并追回已拨付的研究经费。此外,涉事作者在一定期限内被禁止申请新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被给予公开批评。

 

此次事件在学术界引发了广泛的反响,专家和研究人员纷纷表示震惊和愤怒。他们呼吁科研机构和学术期刊加强对研究数据的审查,确保科学研究的透明度和数据的完整性,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科研诚信是科学发展的基石,任何形式的学术不端行为都会对科学研究的可信度和社会信任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本次事件也促使各大科研机构重新审视其内部监管机制,采取更严格的措施来防范学术不端行为,并提高科研人员的学术道德意识。只有通过严格的监督和审查,才能确保科学研究的成果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并维护科学界的声誉和公众对科学的信任。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