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问卷调查新生是否有X行为引争议!网友吵翻了:很尴尬而且无法接受

研发家 | 2024-09-10 0
近日,广州一高校新生开学调查问卷中的一项敏感提问——“你是否发生过X行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被众多学生认为过于敏感直接,觉得侵犯了个人隐私,令人感到尴尬且无法接受。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
 
其实,对于高校X行为教育,这并不是首次,2021年,就曾有高校因为研究生手册上规定“学生在学习期间,发生未婚X行为者,给予记过以上处分”,而引起过社会大范围讨论。
 
在良好引导学生学习“性教育”和不侵犯学生隐私之间,该如何设置好一个尺度线?目前看来还是一道无解的难题。

 

高校问卷调查

“你是否发生过X行为”

 

8月28日,广东广州。一所大学的学生发视频称,辅导员发了一份新生开学调查问卷,其中问到“你是否发生过性行为”。

学生表示,自己还未成年,虽然问卷为学生安全考虑,但过于敏感直接,很尴尬有些无法接受。
 
29日,该校工作人员表示,学校有很多健康教育,包括一些传染病的常识,校医院也有专门管防控的老师,如果对问卷还有疑问,可以找新生辅导员确认,针对此事也会再向领导反映一下。

此事引发网友热议,支持者认为此举虽初衷良好,旨在加强学生的健康安全意识,但质疑声表示“这是对别人隐私的侵犯,不管是否有没有,那是他们的隐私,所谓高校做不到隐秘,如发现就会责令处置问题,那么有考虑对对方的伤害吗?被人嘲笑、霸凌等还能上学了吗?以后怎么办?”

 

此类事件并非个例

 

此前,某理工大学的《研究生手册》被传出在校期间发生非婚X行为的,视情节给予警告以上处分

图片来源:某理工大学研究生手册
 
后来引起广泛关注后,学校删除了该规定并重新修订了学生手册。
 
但当时,也是引起正反两大派观点交锋,有人表示“啼笑皆非”,有人觉得学校规定的对,未婚性行为本身就有违道德。
 
2003 年1月,重庆某大学在有关文书中对一对男女同学的性行为描述使用了品行极其恶劣,道德败坏的字眼,并认定为不正当性行为,后被学生的父母诉诸法庭
 

2005 年,《复旦大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 (试行)》中提到在校期间发生非婚X行为的,视情节给予警告处分,修改了原条例中在校期间发生非婚性行为的,给予警告以上处分;与两名以上异性发生非婚性行为的,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的处分。

2017 年,教育部最新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在与处分相关的内容中,也并未涉男女交往等问题。
 
其实,有关研究生未婚性行为这个事,知乎上也曾有过一个热门提问“如何看待我的研究生辅导员明令禁止未婚学生在硕士三年期间发生X关系?”

浏览量超过400万,有关回答近千条。

 

谈「性」色变已经是过去式

调查显示:超9成学生接受婚前X行为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观念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在相关问题的回答中,舆论态度几乎成一片倒的趋势。“规定荒唐” “搞笑” “学校有什么权利” “无语”。这类词占据了回答的大多数。

随便一截都是持反对态度
 
实际上,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生的性观念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大多数人持反对态度也是有迹可循。
 

在《2019-2020年全国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调查报告》中,到博士毕业的学生中,86.61%的学生都谈过恋爱。

而在全体调查者中,有64.58%的同学,可以接受婚前X行为,百分之23.96%的同学可以理解,但自己不会这么做。只有11.46%的学生不能接受,其中男性接受程度比女性接受程度要高得多。

同样的,从大一开始,发生过的比例开始逐渐上升,从大一 12% 左右增加到本科毕业时的 53%,而读了研究生以后,发生过性行为的比例依旧在上升,到研三时,已经超过了 70%
 

不过比较戏剧的是到博士这个数据就开始下降了

种种数据都表明,研究生们对性行为的接受程度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几乎成递增的趋势。
 
种种数据表明,研究生们对婚前X行为的接受程度相对是偏高的,甚至大多数人都有过婚前性行为经历,这也难怪看到学校在学生手册中表示“发生婚前性行为需要记过处分”,会引起轩然大波。
 
 

高校严格规定的原因是什么?

 
在过去的十年里,高校对学生的恋爱和性行为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最初,高校通常采取中立态度,既不明确支持也不明确反对。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开始采取更加积极的角色,致力于保护学生并引导他们走向健康和负责任的恋爱及性行为。
 
在大学生青年群体在看待传统的贞操观愈加开放这个问题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重视这随之而来性意识模糊、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等一系列性观念问题。
 

在全国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调查中,对X知识掌握较好的同学还不到三分之一,甚至还有8%的同学一题未对!

图片来源:中国青年网络公众号

 
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是在两性关系中保护自我的关键,也是正确看待校园恋爱的关键。大学生应该认识X与爱的关系,平衡恋爱与学业的关系,做有担当的有责任的当代大学生。
 
最后,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建立在信任与尊重的基础之上。学校应重新审视自己的管理方式,确保在保护学生隐私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教育和管理。无论以什么名义,学生的隐私权和个人空间都应得到尊重和保护。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