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大学在全校教室安装监控!校方回应:属实;网友:大学高中化不是好信号……

研发家 | 2024-10-14 0

近日,有网友反映,南昌大学在全校教室安装了高清摄像头和录音设备,以监控课堂情况,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不能玩手机、睡觉等。对此,校方回应,此措施是上级要求,监控摄像信息仅供内部使用,很多学校都这样做

 

高校在教室安装监控,要求学生遵守纪律

10月12日,南昌大学某课程群聊天记录截图在网上流传,截图显示,群主向同学们发布提示:全校教室安装了高清摄像头和录音设备,已开始使用,可远程实时监控所有教室课堂情况,“各位同学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上课期间切不可看手机、睡觉。”

截图显示,随后,该群主发了一张课堂监控截图,表示已发现2名学生没带课本笔记本玩手机,告诫学生“学习要有学习的样子”。该群主表示,学校正处于有关评估关键期,评估结果关系到学校和学生前途,“学校兴衰,人人有责。”

10月12日,南昌大学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告诉奔流新闻记者,监控摄像信息仅供内部使用,系上级要求,很多学校都这样做

律师:措施的效果需全面衡量

高校在教室安装监控,有无相关法律依据,应当如何看待?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的姚志斗律师表示,根据教育部新规,中小学应当对教室覆盖安装监控,对于大学高校并无强制性规定。“虽然该行为并不违法,但对于大学高校来说合理性值得商榷,可能也是引起关注的原因。”姚志斗表示,校方此举应考虑到是否会影响大学生、授课老师在课堂的活跃性、积极性及开放性等,毕竟全部行为在监控之下可能对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会有些压力。此举对大学生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需要全面衡量。

大学生在教室内的声音影像,算不算其隐私权和肖像权的范围呢?

姚志斗表示,学校出于教学管理的目的,对教室的教学活动等安装监控,本身不涉及侵权。但教室摄像头使用必须出于教学管理等目的,校方或者管理人员不得将摄像头或者涉及老师、学生的录像片段及隐私内容用于其他如盈利活动,且未经当事人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在社会中公开、传播,否则会涉嫌侵权。

 

从“禁挂床帘”、“家委会”到“安装摄像头”:大学高中化不是好信号

4月底,有媒体报道了“多地高校成立家委会”的消息,引发关注。家委会,是用来协助学校管理、督促学生的家长组织。过往,人们只听说过中小学生有家委会,但如今,连江苏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这样的高校都开始成立家委会,就实在让人有些吃惊了。与之配套的现象,还有今年4月初引起讨论的“浙江大学期末寄成绩单给家长”

这不得不让人联想起前的热搜“多地高校禁止学生挂床帘”。这几件事有什么共同点?本质上,这都是把大学生当中学生看,把成年人当未成年人看对于当代大学生教育来说,这绝不是什么好的信号。

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做法遭到了大学生们的普遍反对。拿“禁止大学生挂床帘”来说,许多大学生都提出了很有力的回击。大学生们反对禁止挂床帘的理由,首先就是这种隐私意识。大学生宿舍矛盾的重要诱因之一,就是互相之间的隐私问题没有处理好。

其次,是权利意识。一个高赞的网友观点是,床帘争议的重点,“就不是挂这个帘子有没有用,而是为什么学校这种事都要管!是不是管的有点宽了?”在当代大学生看来,挂不挂床帘,完全属于自己的事情,既不妨碍他人,也跟学校管理者没什么关系。他们也越来越反感学校“事事都要管”“什么都要管”的管理风格。

他们无法容忍,连2平米大小的床铺如何布置,都不能自己说了算。

一刀切式地禁止挂床帘,这对大学生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自主意识,是一种严重损害,乃至羞辱

同样,哪怕我们承认高校家委会有其正面作用——开高校家委会风气之先的浙江大学外语学院,表示对家委会的期待是“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落实大学生涯规划”。但我们也必须看到,类似大学向家长寄送成绩单这样的做法,也会损害、羞辱学生们步入成年人世界后的自主意识

请大学把大学生当大学生看待,把成年人当成年人看待,把人当人看待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