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快人心!11名硕博生联合举报的教授被解聘后,再被通报

研发家 | 2024-10-17 0

篡改实验数据、实验图片造假、论文不当署名、操纵同行评议、教材编写抄袭……2024年1月16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系教授黄某某课题组11名硕士、博士研究生,通过一份125页图文并茂的PDF举报材料,实名举报黄某某多个方面涉嫌学术不端的问题。

 

近日,黄某某再被通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通报了新一批科研不端行为案件处理结果。其中提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对湖北某高校黄某某、王某心等发表的论文涉嫌学术不端开展了调查,涉及10篇论文

联名举报信截图

 
经查,1篇论文中相同图片代表不同含义,存在图片使用混乱问题
 
1篇论文与本团队2019年发表的其他论文文字撰写高度重复,存在违反论文发表规范的问题;
 
7篇论文中描述的数据与原始数据不符,存在数据篡改的问题
 
1篇论文存在伪造数据的问题。
 
黄某若(10篇论文通讯作者)、王某心(7篇论文第一作者,1篇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等应分别对相应论文存在的问题负责。
 
此外,黄某若将4篇涉事论文列入了基金项目(批准号31572409)进展/结题报告中,将4篇涉事论文列入基金项目(批准号32072742)申请书、进展/结题报告中,黄某若还应对此负责;王某心将3篇涉事论文列入基金项目(批准号32302763)申请书中,王某心还应对此负责。
 
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六届三次会议审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4年第5次委务会议审定,决定依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不端行为调查处理办法》第四十七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二条第五项、第四十六条,撤销黄某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组蛋白乙酰化调控Wnt∕β-catenin通路在猪肝脏氨代谢中的作用及机理研究”(批准号31572409)和“PCAF调控丙酮酸代谢在妊娠后期母猪肝脏糖代谢紊乱中的作用机制”(批准号32072742),追回2个项目的已拨资金,取消黄某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参与申请资格5年(2024年3月26日至2029年3月25日),给予黄某若通报批评
 
通报最后称,决定依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不端行为调查处理办法》第四十七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二条第五项,撤销王某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PDH乙酰化导致断奶仔猪肝细胞丙酮酸代谢障碍的分子机制”(批准号32302763),追回已拨资金,取消王某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参与申请资格3年(2024年3月26日至2027年3月25日),给予王某心通报批评
 
 
事件回顾
黄某若原为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今年1月遭到学生联名举报。当时,华中农大11名学生联合举报其存在篡改数据、编造实验结果等学术不端行为,引发广泛关注。据媒体报道,举报材料长达125页,列举了黄某若指示学生在科研实验中进行数据篡改、重复使用、编造数据以及操纵同行评审、克扣学生劳务费、打压学生、论文不当署名、教材编写造假等行径。
 

举报资料中写道,“课题组20多名学生挤在约20平方米的小房间内,这里除了供他们自习,还充当实验室的角色。实验室内除了4平方米的细胞间,并没有独立的实验空间,也没有什么实验设备......

2022年及以前黄某某课题组的实验室被指设备简陋

 
1 月 19 日,华中农业大学官方微博发布情况通报:
 
针对 2024 年 1 月 16 日网上关于华中农业大学教师黄某某学术不端等问题的举报信息,学校学术道德委员会成立调查组开展调查,在已调查材料中发现所反映的实验图片、数据、结果等方面问题基本属实,初步认定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学校决定即日起停止黄某某校内所有职务和工作,组建导师组全面负责该课题组研究生培养工作。
 

1月下旬,带头举报的博士生师兄张某,和同学们在跟新的导师组接洽,“双向选择”。对部分研究生少发的助研津贴已补发到位

华中农大2月发布情况通报称,经调查认定,在学术方面,黄某某作为通讯作者发表的10篇论文存在伪造、篡改实验数据和图片,2篇论文不当署名,1项科研项目的申请书和1项科研项目的结题报告使用了存在学术不端的论文;主编出版的《饲料智能加工生产学》教材重复了他人出版教材的部分内容,且未注明出处。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指导学生失职失责、言语不当、敷衍教学问题。在财务方面,存在对部分研究生少发助研津贴问题。
 
依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和《华中农业大学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学校决定:撤销黄某某校内一切职务,解除聘用合同;报请撤销其教师资格,报请对涉及其学术不端的科研论文、科研项目等予以撤稿、撤项;停用其主编的《饲料智能加工生产学》教材。对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通报批评,对学院相关责任人作诫勉谈话、批评教育等处理。
 
查看全文:


此次事件引起了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同时也暴露了高校教师评聘、科研经费管理以及学术道德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后续发展仍然值得持续关注和反思,以期为提升高校教师的学术水平和道德素养、维护学术的公正和诚信、促进科研的健康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