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27岁应届博士生,毕业即任上海交大博导!
研发家 | 2024-11-29 0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网站日前发布的一份学术报告信息显示,今年6月在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获得博士学位的张林峰,现已担任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

据公开资料,出生于1997年的张林峰研究方向为高效的人工智能(Efficient AI),包括大模型、图像视频生成模型、人工智能数据集的压缩与加速等。

2024年7月,张林峰加入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任助理教授,领导 EPIC (Efficient and Precision Intelligent Computing) 实验室,有硕士与博士学生指导资格2024年6月于清华大学交叉信息学院获得博士学位,读博期间,获得了微软学者荣誉称号(亚太地区年度共十二名),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清华大学启航奖金奖(清华大学共二十八名),清华大学蒋南翔奖学金(清华大学共二十名)。博士期间,在CCF-A等高水平学术会议与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十三篇,论文总计被引用超过1900次(截至2024年7月)。2019年首次提出了自蒸馏算法,是知识蒸馏领域的代表性工作之一。研究成果已在北极雄芯、华为、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等公司中得到使用。自2020年起,常年担任NeurIPS,ICML,ICLR,CVPR,ECCV,ICCV,AAAI、IJCAI、IEEE TPAMI、IEEE TCSVT、IEEE TIP等众多学术会议与期刊的审稿人

此前,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今年7月就曾披露,该院2024届博士毕业生张林峰放弃多家企业给出的丰厚薪资,选择到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任教,开展科研与教育工作。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介绍称,张林峰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工智能领域中基础研究的发展。例如,他在2019年提出自蒸馏算法,首次证明了知识蒸馏中的教师模型并非必需,推动了无教师知识蒸馏领域的发展。韩国科学技术院的Kuk-Jin Yoon教授表示“自蒸馏算法与序列性的算法相比有显著优势,有更好的泛化性和更高的效率”。麻省理工学院的韩松副教授在他的课程中专设列一小节介绍自蒸馏算法

张林峰的研究成果同样有着丰富的现实应用价值,他成功把知识蒸馏与模型压缩推广到了二维检测、三维检测、多视角图像检测、实例分割、图像生成、视频超分等多种应用任务中,并在实际业务中进行了部署应用,使得人工智能可以真正服务于人们的生活。

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官网介绍称,该学院创新人才引进培育机制,吸引汇聚了人工智能及交叉领域的国内外顶尖师资,包括两院院士2名,外籍院士1名,IEEE Fellow 14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高层次人才66 人次,“四青”人才110 人次。全校有700余位从事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研究的博士导师(含医学院),覆盖多个专业方向。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