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鹏教授退网了

研发家 | 2024-02-20 0
国家杰青、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博导薛鹏教授网上实名求助事件新进展。
 
2月17日,薛鹏教授在其B站账户“薛鹏老师”对2月9日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在其官网发布的《严正声明》进行了回复:


春节假期最后一天,吃瓜网友和媒体又开始关注后续了,后续目前还没有。
 
我对于计科的神马声明的回复已经在接受知识分子公众号的采访里说的很全面很充分了。
 
省流版:1、领导换届之后,单方面撕毁我的工作合同,我决定离职。2、领导口头答应离职,但不给办离职手续,要求终止基金项目先。3、在我妥协,决定先执行完项目再做打算之后,阻挠项目正常进行,手段包括:(1)解聘团队助理研究员,(2)不经过任何通知的情况下剥夺我招生资格,(3)不批准采购需求,(4)明确科研人员不需要打卡坐班的情况下,要求查监控查我的考勤。
 
至于声明里提了一大堆没有依据的数字数字,也是没谁了,细节经不起推敲,说我使用我参与别人项目的经费都可以,就是自己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没有使用,那还不是因为领导不批才用不了嘛。基金委规定,经费使用不到50%,项目不允许正常结题。现在知道为啥计科允许我使用参与别人项目的经费,但就是不允许我使用自己项目的经费了吧。还是逼着我最终终止项目,而不是顺利结题。
 
还说从23年1月份开始整理材料,我7月底提离职,他们1月就开始整理我的黑材料了?
 
还说我的人事关系没进中心,那拜托赶紧给我停发工资和社保吧。
 

从21年5月到现在,计科离职的人有院士1人,大QR3人,杰青1人(不是我),海优6人,优青1人,降职降薪的有3人,解聘的助理研究员2人。这些又怎么解释?

再去查找国家杰青薛鹏教授自曝“被剥夺招生资格”事件时,相关的短视频和评论已经被删除。薛鹏教授的离职决定引发了一些争议,特别是关于其对学生的责任和未来的规划。

事件回顾
 
2月4日,国家杰青、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薛鹏教授,在自己的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条长达1分50秒的视频,实名曝光自己被无端剥夺了招生资格,质疑被单位打压。
 
次日2月5日8点05分, 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在其官网上发布“严正声明”,声明称薛鹏教授“图谋混淆视听,造成恶劣影响”,“薛鹏教授已于23年7月26日提交离职申请,按照告知期,明确将于23年10月31日离职”。
 
同日,对于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的“严正声明”,及对其之前视频中“话没有说全”的质疑,薛鹏教授随后在其朋友圈、社交平台等回应,并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独家回应称:她确实曾提出离职,但中心并未批准其离职,“等于我没有离职成功”。《中国科学报》记者在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官网首页看到,薛鹏仍被称作“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教授”。

 

 

2月8日,薛鹏教授接受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采访,薛鹏就离职原因、与中心沟通的具体过程、发布视频的缘由等进行了具体回应,《知识分子》认为双方争议焦点有二:“一是薛鹏目前主持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涉及变更项目委托单位始末;二是提出离职申请之后,薛鹏何以认为自己还在新一年招生名单上?”,《知识分子》就此事与薛鹏教授进行了对话,知识分子(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对话'上网求助博导'薛鹏:被停止招生资格前后,发生了什么?”的原创文章。

2月9日,针对知识分子(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对话'上网求助博导'薛鹏:被停止招生资格前后,发生了什么?”的原创文章,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在其官网再次发布《严正声明》,声明称中心于2023年8月31日启动了薛鹏教授的离职交接工作,截止目前,薛鹏教授既不办理离职手续,也没有撤回离职申请。
 
声明还提到2018年至2020年,中心投入了1186万元人民币建设“专用用途”平台,为薛鹏教授申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提供了足够的工作条件支撑。2018年至今,中心累计对”专用用途“平台投入了2022万元(编者注:薛鹏教授2018年入职中心,2020年获国家杰青项目资助)等问题。
 

声明如下: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