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为什么容易“内耗”

研发家 | 2025-03-29 0

提及春季,我们常不自主加上“彩色滤镜”,春季意味着“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里,繁花似锦,绿草如茵,勾勒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图案。

然而,在草木疯长的季节,人的情绪也可能暗流涌动——临床观察显示,春季是情绪问题复发与加重的隐形高危期。在万物复苏的生机之下,暗藏着抑郁、焦虑等情绪的无声惊雷。

春季为何成为心理的“脆弱时刻”

目前尚无公认的科学结论能完全解释这一临床现象。中医认为,春主肝,肝主疏泄,肝气郁结致情志不舒。研究者发现,春季的心理危机可能暗藏以下几重“隐形推手”——

生理的“过载警报”:乍暖还寒的气温波动、低气压环境、湿度和光照变化等因素导致内分泌紊乱,诱发情绪失调。例如,光照水平影响血清素和褪黑素分泌,血清素是调节情绪的重要神经递质,褪黑素则控制睡眠周期,其分泌失调导致人体昼夜节律紊乱,易引起疲劳、抑郁、焦虑或易怒等情绪。

社会的“期望重压”:春日的生机勃发与“新年新气象”的集体叙事,悄然织就一张无形压力网。职场谋生、学业冲刺、家庭规划等议题密集涌现,社交媒体中“自律打卡”“焕新计划”等讨论铺天盖地,个体可能因“期望”而陷入无尽压力中。

心理的“温柔陷阱”:情绪困扰者也许对春天抱有特殊期待:“春暖花开,心情总该好起来了?”这种预设使未达预期者陷入认知陷阱,当情绪未随气温回升而改善,个体会产生“新的一年依旧没有好起来”的落寞感。这种“万物皆可重启,唯我困于寒冬”的认知困境,也可能是春季情绪问题隐匿却尖锐的推手。

日常生活中这些迹象可能是预警信号

抑郁焦虑不等于“软弱”或“矫情”,而是生理、社会与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需要及时干预的心理健康问题。当出现以下情况,需重视——

核心情绪信号:抑郁的核心症状是情绪低落和兴趣减退,对以往感兴趣的活动都失去兴趣,伴随自责、无价值感,严重时有“活着没意思”的消极想法。焦虑常表现为过度担忧或恐惧,紧张不安,对未发生的事情产生灾难化认知,例如在工作中极度担心出错,认为“如果我出错了,我的人生就完了”等。

易误读的躯体信号:抑郁常伴随精力不足、睡眠障碍(入睡困难、睡眠浅、早醒或嗜睡等)、食欲或体重显著变化等症状。焦虑常伴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悸、手抖、出汗等),可能出现全身肌肉紧张,排除器质性因素后不明原因的各个部位疼痛等。有些患者在消化科、疼痛科等科室反复就诊,最终发现躯体症状的症结在于情绪问题。

易忽视的行为信号:抑郁者常存在动机缺失、动力不足,甚至连日常洗漱等活动都感到困难,同时社交退缩,将自己与他人隔绝,回避交流。焦虑者更倾向于坐立不安,停不下来,常表现为反复踱步、抖腿、拖延或回避工作学习任务等。

特殊人群中的隐匿表现:青少年的情绪问题可能以易怒、厌学、沉迷网络或自伤等形式表现。在老年人中,情绪问题常以“记性差”“浑身不舒服”等表述出现,需注意与一般性认知老化过程和器质性躯体疾病作鉴别。

抑郁和焦虑常出现共病。当出现上述抑郁与焦虑信号,且对自身造成显著痛苦,或导致工作学习等社会功能、人际关系显著受损时,需寻求专业医师帮助。

春季如何激发体内“快乐激素”

临床治疗为应对情绪困扰提供了科学锚点,而日常的自我关怀同样重要。以下是情绪调节的“微处方”,助你在春季激发“快乐激素”。

顾好身体:春季是传染性疾病高发的季节,当受到躯体疾病困扰时,情绪会更敏感,因此,发生躯体疾病时请及时就医。均衡饮食为健康身心构建了一道防线,节食或暴饮暴食可能加剧情绪波动,也要避免过量饮用含咖啡因、酒精等易诱发情绪问题的特定物质。

睡眠对于情绪调节至关重要,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睡眠时间。运动可刺激大脑中内啡肽、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分泌,是情绪调节的“天然药物”。运动不必“卷强度”,每天进行20分钟散步等温和运动即可改善抑郁、焦虑等情绪以及睡眠问题。

接纳情绪:不必否定和压抑负面情绪,情绪稳定并非没有情绪,而是在了解情绪来源的基础上识别情绪并掌握有效应对方式,从而接纳已有情绪并避免情绪恶化。可尝试正念冥想练习帮助自己观察和接纳情绪。

多多社交:通过一些愉快的活动在短期内积累积极的情绪,降低情绪易感性。日常多社交,与家人或好友互动,春日里可以一起去户外踏青。当人处在情绪低落或焦虑时可能认为社交是在增加负担,其实不然,积极的人际互动能让我们感受到与他人的联结,获得情感支持。

调整认知:用“我有一个想法……”的句式将自我评判转化为客观观察。可以尝试每天做一件小事来建立掌控感,如果想要养成运动习惯,可以尝试从一天散步20分钟开始,同时记录每日小成就,用事实打破“我什么都做不好”的绝对化思维,关注自身渐进式进步。如果计划被打乱或未完成也很正常,不需要责怪自己,每天都是可以践行计划的新一天。

春季并非情绪的“修正带”,而是练习自我关怀的契机。正如草木生长自有节奏,正确认识情绪波动,及时科学有效应对,方能从容生长,安然绽放。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