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比“教育农人”的她,想把美育带入田间地头

研发家 | 2025-04-03 0

2017年拿到大学教师资格证的那个暑假,刘威走进曲阜孔庙拜访万世师表孔子。2500年前,木铎清音穿梭时空,在她年轻的心中激荡不安。她感同身受,泪流满面:教师的责任是生命中最庄严的支撑。

刘威所在的西北A&F大学是中国第一所成立综合素质教育学校的大学,是一名美育教师。从2019年获得全校青年教师讲座一等奖,到2020年获得陕西省课程思想政治教学模范,再到2023年获得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2025年,她主演的课程《戏曲欣赏》成功获得陕西省课程思想政治示范课程。在过去的八年里,她的生活越来越坚实。

刘威。受访者提供图片

文化在课堂上的传承

世界常以园丁喻师,刘威却更愿意自比“教育农民”:我们不仅要像农民一样献身沃土,还要懂得“顺木之天”的自然之道;我们也应该怀着诗人的真诚,守护“咏而归”的教育本质。刘威说:“站在三尺讲台上,我想追求‘一半的诗心照山河,一半的匠心培养桃李的境界’。“戏曲不仅仅是艺术,更是我们骨子里刻下的文化基因,需要在某个特定的节点激活和点燃。”

生活中的刘威,气质如兰,温文尔雅。在讲台上,她举止端庄,充满了好话。走进刘威的《戏曲欣赏》课堂,仿佛置身于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中。

她讲述了京剧《锁麟囊》的故事,从“乐善善施”的中华传统美德到“面对现实”的生活态度。她的解释不仅让学生领略了戏曲的艺术之美,也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深刻和力量。

在欣赏秦腔新编历史剧《关中晓月》时,刘威精解决了剧魂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将其剧魂构思与创始人张载的生平与学校的渊源和办学理念相结合,大大增强了感染力。

在《白蛇传·爱》委婉的袖子里,她和同学们分享了“西湖雨过暮色,执手看着眼泪朦胧”的东方魅力;在《程婴救孤》的铿锵发声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眼中产生的忠诚之光;当《清风亭》中的悲伤二黄传来时,台下有多少年轻人才能掩面而泣,才能知道“一切美德中孝为先”的难忘...

台上台下,一群群学生相遇惊喜,感动共情。“跟随刘先生,我们不仅学会了欣赏歌剧,还找到了文化自信和精神共鸣。我们应该继承这份文化遗产!”获得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的何洋洋回忆起自己的课堂感受,眼睛闪闪发光。

“当学生能听到昆曲水磨腔中的山河岁月,在京剧脸谱中读懂忠奸善恶,在秦腔的尖叫中感受到爱国精神时,我相信这些“心灵之美”种子最终会在某个春天破土抽枝,给他们传承下来的花。”

教室内外的美育渗透

教师,除了深厚的学术造诣外,还必须有温暖的人文关怀。

“刘老师总是用火热的爱对待我们,她是我生命中的一盏明灯。”有一段时间,杨帆感到沮丧和犹豫。刘老师推荐她学习唱京剧《江姐·红梅赞》。“太神奇了。当她唱歌时,她内心的力量感就会上来。这个唱段已经被我列为歌单第一。”

欣赏完豫剧《花木兰》,一个女孩动心地走到刘威面前:“我有三个姐妹,爸爸重男轻女,所以我一直在努力学习。今天跟着刘老师学唱‘谁说女人不如男人’,太生动了,骄傲了。以后我会成就更好的自己!”

在2020年元旦晚会的《一封家书》中,刘威了解到艺术团的一个女孩正处于母亲去世的悲痛之中,鼓励她写一封写给母亲的信,最终在配乐朗诵中成功完成了情感的提升。女孩很快走出悲痛,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期末考试中。

教育之路不限于课堂。刘威成立了“谷韵戏曲传习社”,带领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从课堂走向舞台。在她的指导下,学生们创作了许多具有良好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包括“仲夏一曲京韵浓”的专场演出,以及学生们首次担任学校大纲的《青春戏曲助战疫》。MV,不但在学校广受好评,还登上了共青团中央的微信公众号,影响深远。

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传统文化的滋润,有意识地成为文化传承的践行者。

2024年11月,她组织举办了第一届校园“中国好家风”主题朗诵会。舞台上的学生手里拿着经文,侃侃说;观众眼不转晴,掌声热烈。最后,整个整个朗读过程齐声朗读,舞台上和舞台下的情感交融达到了一个高点,令人震惊。

人生导航在美育中

“大学之道在于明德,在于亲民,在于至善;五育并举,德立道生,德育人……”在全球文化交融的背景下,刘威坚持坚持中华文化立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不忘教育初心,以美育人,以美育元。

刘威在班会上抛出了“灵魂三问”:你最想成为什么样的动物和植物,你最喜欢的三本书,你钦佩的三个角色。学生们踊跃发言,热烈讨论。刘威先生坚信,在实践自我价值观的过程中,以身作则的力量是在美培元中完成学生自我生活的导航。

考入中国传媒大学硕士学位的周格格是刘威的小粉丝:“刘先生的优雅是一体的。我从老师那里看到了知行合一的力量。我将努力成为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特使。”

刘威认为,教育应该引导学生在服务社会方面发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在她的指导和鼓励下,谷韵戏曲学院的学生多次深入王上村和合阳县进行公益演出,以艺术的形式服务社会,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近三年来,刘威为兄弟院校和示范区妇联进行了60多次培训,将美育的理念和实践推广到了更广阔的领域。

如今,刘威的《戏曲鉴赏》课程已经成为西北A&F大学的文化名片。接下来,她将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大美三农”课程,结合学校的学科特点,从全新的角度解读农业、农村、农民的美。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