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光解水催化材料产氢效率提升15倍

研发家 | 2025-04-09 0

光解水制氢迎来了新的突破。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中国研究人员利用稀有元素优化了光催化分解水的催化材料,成功制备了新型光解水催化材料——金红石相二氧化钛。在模拟太阳光的情况下,其产氢效率比报道的二氧化钛高15倍,创造了该材料体系的新纪录。如果将该材料制成100平方米的光催化板,光照时间产生的氢气可以驱动氢能汽车行驶68公里。相关研究成果于8日在《美国化学会杂志》上发表。

一个多世纪前,科幻作家凡尔纳推测“水将成为终极燃料”。为了实现这一理念,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用阳光分解水分解氢的技术,即光催化分解水的技术。

目前太阳能制氢主要有两大招:第一招是太阳能发电再电解水。虽然这种方法效率高,但设备复杂且昂贵;第二招是让阳光直接分解水,用二氧化钛等材料作为“分解神器”,一键分解水分。自1972年这项技术问世以来,光解水已经成为能源领域的“顶级明星”。

二氧化钛作为一种光解水催化材料,被数亿个“能量接收站”覆盖。每个接收站都由钛原子和氧原子精确排列而成。当光子与接收站碰撞时,会激发携带能量电子的空穴位。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将5%的稀有元素混入二氧化钛中,制备了由两个水晶表面组成的金红石相二氧化钛。“这两个水晶表面就像精心设计的‘电荷高速公路’。:一个水晶表面专门收集电子,另一个负责接收空穴。”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论文通信作者刘岗表示,与报道的二氧化钛材料相比,金红石相二氧化钛的光生电荷分离效率提高了200多倍。

刘岗表示,用二氧化钛实现快速光解水制氢一直备受期待,但长期没有实质性突破,这一研究成果必将加快氧化钛光解水的研究进程。更重要的是,新开发的稀土与二氧化钛混合,可以充分发挥中国钛和钛的资源优势,赋予高价值资源更多的权力。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