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研究表明,全球塑料回收率仅为9%

研发家 | 2025-04-11 20

塑料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材料之一,塑料污染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全球问题,但目前对全球塑料行业缺乏深入的分析。国际学术期刊《通信地球与环境》(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4月10日,一篇论文发表,研究人员根据从原材料到废物管理和处置的整个供应链中的每种塑料类型进行了细分,揭示了2022年全球塑料生产、使用和废物的流动和库存,并绘制了全球塑料贸易地图。

论文称,全球塑料回收率一直停滞在较低水平,回收率在9%左右。此外,2022年生产的4亿吨塑料中,回收材料产量不足3800万吨,再生材料占9.5%。

本研究论文的通讯作者是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助理研究员谭全银。

结果显示,美国人均塑料消费量最高,平均每人每年消费216KG塑料;中国消费量最高——每年消费8000万吨,但中国人均塑料消费量远低于美国,平均每人每年消费50KG塑料。

2022年,世界上约有2.68亿吨塑料被废弃,其中只有27.9%被送往分类和潜在回收,而只有一半被分类的塑料被真正回收。研究人员表示,由于区域数据质量的差异和不包括非正式回收部门,这可能会低估全球塑料废物的回收率。例如,我国有许多小型塑料废物回收商,但相关信息难以有效统计。

虽然本研究没有预测2022年后的趋势,但由于行业惯性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对塑料的需求,预计塑料生产和消费将增加,这可能会加剧塑料污染带来的环境挑战。此前的研究表明,全球塑料产量从1950年的200万吨增加到2022年的4亿吨,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8亿吨。

此外,塑料垃圾的处理方法也发生了显著变化:1950年至2015年,全球塑料垃圾填埋量占79%,2022年全球塑料垃圾填埋量占40%,焚烧量占34%,成为塑料垃圾处理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科研人员呼吁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原则的政策,如重复使用、减少和回收,以缓解塑料污染;并指出,要对塑料添加剂实施更严格的管理要求,完善回收基础设施和生态设计规范,提高塑料和塑料产品的可回收性。此外,还应根据区域实际情况确定解决方案,如支持发展中国家非正规回收部门转型,推进高收入地区废物变能技术。在减塑方面,应采取禁止不必要的一次性塑料制品、设计可回收商品、促进回收系统和技术投资等措施。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15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