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未成年人上网更清爽?

研发家 | 2025-04-11 49

互联网已成为未成年人生活的一部分。但是,隐私泄露,APP“换脸”、智能手表诱发了沉迷、攀比等新问题带来的隐患,青少年模式有时会“失败”,引起父母的担忧。如何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上网的清晰环境?这需要全社会共同解决。

高风险的“开箱”“换脸”

四川成都一所中学的三年级学生林晓在一位明星的超话中拍了一张自己的“支持”照片,误将未编码的作业本封面一起拍摄。放大照片,可以清楚地看到学校、班级、名字等信息。随后,明星的“家”粉丝通过这些信息锁定了林晓的地址,并骚扰了他们。林晓的父母向公安机关报案。

林晓遇到的“开箱”是一种涉及未成年人隐私泄露的网络违法行为,危害严重,引起关注。此前,有关部门在执法中发现,部分网络平台接受匿名投稿,曝光未成年人姓名、学校等隐私信息,发表辱骂言论;一些网络用户传播“开箱挂人”教程;更有甚者,一些企业为未成年人提供有偿“骂人”服务。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贞将分析,目前未成年人面临的网络风险主要包括个人隐私泄露、不良信息接触、网络违法损害、网络上瘾等。未成年人有很强的社会需求,经常在网上“晒”自己的生活。“晒”多了,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也增加了。

北京、河南、贵州等地网络信息部门在去年实施的“清朗2024年暑假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中,对问题线索进行了深入审查,解散并关闭了1500多个话题、超话和贴吧。2025年,“清朗”系列专项整治将重点开展8项整治任务,包括整治“自媒体”发布虚假信息、AI技术乱用乱象、暑假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等。一些网络混乱来自“阳光”,一些来自“隐藏”。

不久前,北京市民张双说,他的儿子正在上小学,他不得不用手机下载一个软件。“我下载的时候看到了。这是一个外语学习软件。”之后,张双不小心点击了软件,不良信息链接和赌博广告突然出现在页面上。显然,这是一个学习软件。怎么会有违规内容?

据软件工程师海洋介绍,在此之前,一些应用程序在上架时通常会打扮成正常的工具和视频应用程序,以避免应用商城的审核。上架后,他们会“变身”非法软件,或者插入非法链接。在“清朗2024年暑假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中,相关部门发现了相关的“变脸”应用程序并进行了整改。

智能手表部分功能诱导沉迷

如今,儿童智能手表已经成为许多孩子的“手腕标准”。小手表可以触摸朋友,NFC支付,下载软件,就像微型智能手机一样。智能手表带来的新问题也让很多家长担心。一方面,儿童智能手表的内置应用可能会传播不良信息。前不久,上海市民李阳发现,刚上小学的儿子通过手表上的阅读软件看了不适合孩子阅读的小说。他迅速检查了这个应用程序,发现有很多不适合的内容。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付子堂说:“除了有人故意传播不良信息外,儿童智能手表应用中的一些内容从成人的角度来看没有问题,但不适合未成年人接触。

另一方面,儿童智能手表的一些功能容易导致上瘾。“我的孩子最近爱上了手表上的‘背单词吃蘑菇’游戏,但游戏是主要游戏,学到的知识很少。”北京的一位家长说。有些游戏打着学习的幌子,让家长放松监管。此外,积分、朋友圈等功能也容易转移未成年人的注意力。据一位智能手表商品经理介绍,目前一些儿童智能设备缺乏统一规范的防沉迷机制,当父母忽视监管时,孩子很容易上瘾。

随着市场上智能手表功能的不断升级,未成年人也赶上了“手腕潮流”。来自广西南宁的家长陈结说,他的孩子今年8岁,买了第二块智能手表。原因很简单。“孩子们说他们的朋友嘲笑他们以前的智能手表很差。”很多家长反映,某个品牌的智能手表占据了大部分市场,形成了特定的朋友圈。非品牌手表不能互相添加好友,从而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品牌鄙视链”。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系教师方建东指出,儿童的智能手表也将成为他们自我认同的一部分,他们的身份和地位可以通过他们拥有的对象来定义。“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该教育孩子注重内在品质,如个性和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青少年模式感觉不好

青少年模式是通过限制软件的功能、时间和内容来保证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安全的重要措施。但是,“防护墙”能否防止,青少年模式能否在有用的基础上更好地使用,取决于实际效果。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发布的《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应用报告(2024年)》显示,青少年模式未成年人使用的比例普遍较低。

张女士的孩子上初中二年级,平时喜欢刷短视频。听朋友说软件免费开启青少年模式,她马上尝试,却遭到了孩子们的反对。“开启青少年模式后,只推动动画片。”张女士的孩子芳芳说:“我上初中了。谁愿意看这些?”

目前,青少年模式的内容需要丰富,使用体验相对简单。让孩子愿意使用和热爱青少年模式,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感受到一些平台的青少年模式后,记者发现很多平台在打开青少年模式后只能浏览首页推送的内容,无法搜索和评论。“过了一会儿,孩子们吵着要关门。”父母说,关门后,他们担心孩子会接触到不良信息。

此外,青少年模式有时会“失败”。在一些二手平台上,也有销售账号“绕过”青少年模式的情况。一个视频平台账号通常只需要十几元到几十元就能买到。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儿童研究所副所长张晓冰建议,有关部门可以围绕青少年模式进行调查,邀请青少年谈论问题和建议。青少年模式只有让未成年人爱用,才能真正好用实用。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37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更多服务
学术资源免费领取
加微信领取20G科研大礼包!
更有众多热门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