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清洁工”背后的真相

研发家 | 2025-04-14 23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张宏研究小组揭示了转录因子LIN-15B在调节线虫自噬活性和溶酶功能方面的关键作用。该研究指出,通过调节LIN-15B的进出细胞核,核转运蛋白IMPORTIN-13(简称IPO-13)进一步影响了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这一发现为我们对自噬的调控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认识。有关论文于4月2日在《自噬》中发表。

自噬是一个细胞“自我清洁”的过程,涉及自噬体的形成、自噬体与溶酶体的结合以及细胞中废物的降解。在这个过程中,基因的转录和控制尤为重要。虽然TFEB是哺乳动物中最重要的控制因素,但TFEB的同源HLH-30在生长发育中并不需要在特殊条件下发挥作用,如衰老或压力。因此,研究人员一直在探索调控发育过程中是否存在其他转录因素的自噬。

这项研究侧重于lin-15B基因。lin-SynMuv15B属于 B类基因参与外阴形成、细胞周期调节和生殖系统发育等多个线虫发育阶段。研究表明,虽然大多数SynMuv基因对自噬控制没有明显影响,但lin-15B在其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LIN-15B蛋白含有一种叫做THAP的结构域,具有调节染色体活动和基因表达的作用。一般情况下,IPO-LIN-15B将从细胞质输送到细胞核。LIN-15B进入细胞核后,能抑制与自噬和溶酶相关的基因表达,使自噬活动保持在较低水平,有助于维持细胞的正常状态。但是,当IPO-13发生突变,或者线虫处于饥饿状态时,LIN-15B不能顺利进入细胞核,导致其对自噬相关基因的抑制作用减弱,进而激活自噬过程,提高自噬活性。

综上所述,该研究表明,转录因子LIN-15B是调节线虫发育过程中自噬活性的关键因素,LIN-15B的调节功能依赖于核转运蛋白IPO-13将其从细胞质输送到细胞核,并且这个过程受到营养状态的调节。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15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更多服务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