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被小行星撞击之前恐龙竟依旧繁荣

研发家 | 2025-04-15 31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在小行星撞击并消灭它们之前,恐龙人可能不会衰落。相反,可能是因为当时的化石数量很少,所以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4月8日,相关研究成果在当代生物学上发表。

大约6600万年来,当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时,恐龙群体是繁荣还是减少一直是一个激烈的争论。具体来说,在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前的几年里,恐龙化石的数量有所减少,这使得一些科学家认为,无论碰撞如何,这些巨大的东西注定要灭绝。

Christopher,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Dean团队分析了8000多块化石的数据。这些化石来自四种生活在北美的恐龙,其中包括著名的霸王龙和三角龙,从8400万年到6600万年不等。他们发现,在8400万到7500万年的时间里,有许多恐龙化石,在随后的900万年里,在希克苏鲁伯发生碰撞之前,化石的数量减少了。

古生物学家在暴露在地表的古代地层中发现了化石。当Dean团队计算古生物学家可以获得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前的地层面积,以及在这些地区进行的挖掘和调查数量时,他们发现今天科学家可以研究的合适岩层并不多。Dean说,这就像在拼写“一个缺失一半的谜题”。

当研究团队使用生态模型估计这些地区的合理恐龙数量以及当时的地质和地理信息时,他们的计算表明,在小行星撞击之前,恐龙的总数保持稳定。丹说:"我们检测恐龙的能力似乎比任何其它因素都更能影响我们在化石记录中看到的方式。"

Manabu,英国雷丁大学 Sakamoto认为,在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前的900万年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古生物学家能从北美获得多少恐龙化石是一种偏见。然而,他说,这并没有改变小行星撞击前恐龙开始衰落的总体情况。

即使在白垩纪末期,恐龙仍然大量存在并占据主导地位,但它们的物种似乎变化不大。根据Sakamoto的研究,在恐龙漫游地球的1.75亿年间,新恐龙物种的出现速度普遍放缓,导致更多的恐龙物种灭绝,而不是新物种的进化。

Sakamoto表示,尽管新研究指出,对可用化石存在偏见,但恐龙多样性的长期下降趋势仍然存在,“两者并不相互排斥”。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26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