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透露,不同类型的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以应对氮添加的规律

研发家 | 2025-04-26 25

近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杨元合、彭云峰和他的合作伙伴分析了不同土壤微生物群之间相互作用对氮添加的响应规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Ecology上。

土壤中不同微生物群落的内部和群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形成复杂的网络关系。微生物共同网络通常用于表征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氮聚集等全球变化因素可能会显著改变微生物共同网络的复杂性,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过去,研究主要关注不同微生物群落中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水平,如原核生物、真菌、原生生物等对氮添加的反应,但仍缺乏系统研究,如何影响微生物群落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针对上述问题,杨元合研究组结合16S/18S,在青藏高原高寒草原连续8年增加多水平氮的基础上,结合16S/18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技术和跨域生态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土壤微生物群之间相互作用对氮添加的响应规律。

他们发现,随着氮施用量的增加,原生生物-真菌、原生生物-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真菌之间的共现网络参数总体呈上升趋势。氮施用引起的植物和枯萎物生物量的增加是共现网络复杂性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植物和枯萎物输入的增加减少了微生物能量和营养的限制,从而加强了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如捕食、互惠和竞争。进一步分析发现,微生物群体之间相互作用水平的变化将影响土壤碳氮循环过程。

这些研究结果不支持“氮聚集降低土壤微生物网络复杂性”的传统认识,这是基于微生物群落中的现有网络分析,为深入了解土壤微生物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反应和适应以及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21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