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190所!大学,批量倒闭

研发家 | 2025-05-13 0
大学倒闭,居然常见到开始出现“一条龙服务”了?
 

近日,韩国私学振兴财团推出“倒闭大学综合管理系统”(폐교대학 종합관리 시스템)。该系统包括学历学籍证明申请发放、转学申请、学校资产管理、校史资料保存等多个功能。其中,学历学籍证明服务可为倒闭高校的在校生、毕业生、退学生提供一站式申请通道,避免“学校关闭后无处查询档案”的困扰。

 

这个系统之所以有市场,主要还是因为韩国倒闭的大学实在太多了。

 
  

韩国的大学,正在批量倒闭

 

据首尔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与南韩保健社会研究院发表的《人口变动和未来展望》报告书预测,韩国的380余所高校(2021年),将在2042—2046年期间,腰斩190多所。在韩国首都和地方教育差距影响下,地方高校的境地将更加困难。

韩国出现大学倒闭潮,主要是由于大学学龄群体数量下降。受少子化浪潮冲击,招生困难已成为韩国高校面临的普遍问题。2021年,该国近198所四年制大学中有162所未能达到规定的招生名额,其中90%以上为地方大学。超过30所大学招生名额不足200人,有18所甚至不足100人。

据公开报道,在2023年韩国大学统一招生中,14所大学的26个专业无人报考。针对“招生萧条”的情况,为扶持地方大学,韩国政府于2023年11月选定10所“全球化大学”,计划5年内拨款1000亿韩元,但10所大学中有5所大学的2024学年招生情况比2023学年更差了。
 
韩国的大学正在努力自救。为应对学龄人口减少导致的地方大学消失问题、强化教育和研究竞争力,韩国高教界开启“合并潮流”。2024年4月,韩国国立昌原大学与庆南道立居昌大学、庆南道立南海大学签订了大学合并业务协议;6月,韩国交通大学和忠北大学就两校合并事宜达成协议,将以2027年3月1日合并成立新大学为目标,以期发展成为地区重点国立大学;同月,国立安东大学和庆北道立大学两所国公立大学的合并,得到韩国教育部门批准……有韩国专家预测,今后走上合并道路的大学还会增加。
 
 
 
  

大学倒闭潮,席卷全球

 
随着生源危机逐步来临,不少国家或地区高校已经走到了“生存还是倒闭”的十字路口。在同样面临少子化危机的日本,据报道,2023年12月,日本的奈良佐保短期大学、修实短期大学、福冈女学院短期大学、武库川女子大学短期大学部、美作大学短期大学部、铃鹿大学短期大学相继宣布停止招生。仅2023年一年,日本至少有12所大学停招。
 
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高校,同样无法独善其身。《华尔街日报》曾指出,与过去十年相比,美国大学的倒闭数量增加了将近两倍。百年老校面临着同样命运。181年历史的爱荷华卫斯理大学、174年历史的麦克默里学院、1834年成立的绿山学院等学校都未能度过这场“关闭潮”。据媒体调查显示,仅在2023年一年内,已经有15所美国大学宣布关闭。这些学校多为要依赖学费、捐赠以及政府资助的机构,由于近年来获得的捐赠很少,入学率一直在下降,学校无法从持续的损失中恢复。
 

曾诞生过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培养出全球首富马斯克的加拿大女王大学也面临着巨额财政赤字。通货膨胀、省府投入资金减少并强制冻结学费、以及国际学生人数下降让学校难以继续维持运营。为了缓解现状,该校已暂停对本科美术学位项目的招生;去年,学院中少于10名学生的小规模本科班也在计划取消;其他系如古典学和考古学,则依靠医学院、工程学院和商学院等经济实力雄厚的学院来供养。

即便努力改善收入来源,停止招聘教职员工,改变领导层和学术队伍,依旧难以抵抗现实带来的重大挑战,一旦资金耗尽,学校将面临倒闭。
 
 
 
  

如何自救?

 
去年1月,乌克兰教育部副部长米哈伊尔·文尼茨基表示,基于人口发展趋势,乌克兰需要削减大学数量。文尼茨基称:“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无论如何,高等教育机构应该进行整合。”面对大学面临的困境,日本金泽工业大学校长黑田寿二也呼吁:“应该在全国通盘考虑符合人口减少时代的大学配置”。

为了应对倒闭危机,各国高校除了积极采取“资产重组、高校合并”等相应措施,也寄希望于入学优惠、放宽限制等措施招揽更多生源。
 

 

合并重组
在我国台湾,2023年8月,台湾科技大学正式接管华夏科技大学,华夏科大预计2027年8月停办。华夏科大方面曾表示,少子化的趋势不可能逆转,华夏属于工科学校,招生情况只会越来越糟糕,因此该校大约从2021年开始集结共识,要引进外部资源,才会慢慢促成与台科大的合作。据报道,此次的两校整并,也是台湾省第一起公私大学合并案例。
 
除了台科大和华夏科大外,筹备合并事宜多年的慈济大学和慈济科技大学,确定2024年8月起合并为新的“慈济大学”,这也是我国台湾省第二起技专和普通大学的合并案。未来新校会保留高教、技职学制,师资与课程共享,并增加跨领域及通识,发展为完整的综合型大学。
 

 

入学优惠
为争夺有限生源,韩国的部分地方大学打响了“生源保卫战”,学校之间争夺新生的竞争也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例如,釜山有私立大学提出了全额免除学费等破格性的入学条件。还有一些地方大学推出了“奖励合格者150万韩元奖学金”“合格新生免除第一学期学费”等优惠政策。
 
也有大学推出了赠送高配置智能手机、无线耳机等赠礼品的活动。光州的一所私立大学甚至打出了“来本校,得iPhone”的广告。但这些措施和政策大都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很多大学未能完成既定招生计划。
 

 

放宽限制
一些大学采取了全年随时招收新生、放宽高考最低等级标准、取消面试等措施。韩国釜山一所大学提出,未参加高考的考生也可以报名。另一所大学根据2021年新生入学率仅达到招生总数80%的现实情况,决定将规定招生名额减少15%。还有大学取消在校生中途淘汰率较高学科的新生招生,有的大学引入“弹性定员制”,今后每年将调整各学科的入学名额。然而,缩减招生名额就意味着大学主要收入来源——学费收入的大幅减少,因此这一措施受到了一些教职员工的强烈反对。
 
而日本的部分私立大学为了吸引学生,主动降低考试难度,同时还要敦促高中老师积极推荐学生,甚至推出优惠的推荐入学制度。比如以体育特长生为由,大力吸收学生入学。
 
 
  

未雨绸缪

 

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也大幅下降。如果以出生人口数作为参考,高考人数大概会在十几年后迎来较为明显的下跌。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分析称:“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到达普及状态,未来对高校学位的总体需求将减少,对于不少学校而言,生源危机将逐步来临,部分高校未来将面临被撤销的命运”。
 
在人口减少冲击和国内外竞争加剧的压力下,提高办学质量俨然成为高校生存的不二法宝。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陈先哲教授认为,人口变局下我国教育发展方式需及时向内涵式、集约式的可持续教育发展方式转型。面对着未来学生数量减少的严峻现实,当学生处于“买方市场”、具有更多选择权时,高校必须调整战略,进行差异化发展。
 

在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强调“要深刻认识人口和社会结构变化对教育布局结构和资源配置调整的紧迫要求。”提质取代增量,成为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的必由之路。

此前,我国已经开始行动。全国多个省份在“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中明确,原则上不再增设/支持申报设置新的高等学校,许多筹建的新大学也陆续被叫停。
 
当未来教育布局面临新调整,高校的办学生命力将与教育教学质量直接挂钩,提高质量、保持特色,才是高校在大浪淘沙下的一条出路。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