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北京海关查获57瓶据称用于实验的寄生虫!科研人:谁的实验又寄了?

研发家 | 2024-04-17 0

近日,据“海关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北京海关所属大兴机场海关旅检现场关员进行现场监管时,发现一名旅客的行李物品机检图像异常。经开箱查验,现场关员在其行李物品中查获大量浸泡在试管及瓶罐中的寄生虫,共计57瓶,据旅客称是用于实验。

图自“海关发布”微信公众号

经实验室鉴定,这些寄生虫为帽状坦夸线虫、中华镰尾线虫、夸拉冷线虫、鲤带巾线虫、Raphidascaris chirocentri(暂无中文名称)共5种。

有关分析指出,此次查获寄生虫主要是为了防止动植物疫病及有害生物传入和防范外来物种入侵,保护我国生态安全。此外,根据规定,我国禁止旅客或者个人通过旅检或行邮渠道携带含有菌种、毒种、寄生虫等动植物病原体入境,这也意味着,不存在个人合法携带寄生虫入境的情形。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普通人看该事件,甚至有把他和生化武器联系到一起的...

但科研狗看该事件,入目全是“又有哪个博士生要延毕啦”。

 

首先要明确的是,走私生物材料肯定是不对的,但即使这样,每年还是有大量的科研狗选择“铤而走险”。

原因无外,大家都想毕业啊!

很多学生也表示,明知是“违法走私”但还是这么做,是因为有的实验材料真的太脆弱,比如以前就曾有科研狗走私黑腹果蝇被海关查获。

该邮包的收件地址为国内某研究院,但收件人未事先向海关办理检疫审批,所以不能提供进境检疫许可证。最后这些果蝇被依法销毁。

但有不少人表示,像果蝇这种寿命短的生物,很可能还没熬过海关手续,就先挂掉了。

实验材料没了,那就只能延毕,实验材料能否熬过海关手续是一个巨大的问题。毕竟申报下来实验动物早死完了,是相当大一部分科研人的惨痛经历。

其实不光是过海关,很多研究生为了能顺利拥有实验材料做实验,更是绞尽脑汁。

比如带实验小鼠从外地回实验室,就有研究生因为被高铁安检拦住了不让上车而发问,评论区也秒变大型支招现场。有说制作个可乐杯,把老鼠塞到下面的。

还有大胆一点,直接揣兜里带走的,不过要小心别揣着揣着老鼠不见了...

但种种,能看出来,这样做的研究生不在少数....

至于原因,同样也很简单,走正规流程怕实验生物死亡,甚至有人就发生过类似的事情,而这种小鼠一般价格不菲,购买周期也很长,一旦死亡,延毕就在你眼前不远了....

延毕的威胁和在违法的边缘疯狂试探但能顺利毕业,很多研究生两相权衡之下,还是选择了后者。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这么幸运,有的研究生,因为私自携带实验材料回国,还被FBI抓去判刑了...

事情还要追溯到2019年年末,中山大学博士郑某某因为携带21瓶癌细胞回国,而被FBI在机场当场逮捕。

郑某某2018年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进入哈佛医学院贝斯医学中心,主要的研究领域是膀胱癌与肾癌。

2019年12月,郑某某本打算乘坐飞机回国,却没想到在波士顿洛根机场被捕了。

原因是美国海关发现在郑某某的托运行李中有21瓶未知棕色液体,上面有打字和手写的说明和笔记。同时,这些玻璃瓶都被被精心包装好后,塞入了袜子中。

图文无关

海关怀疑这些小瓶“含有未正确申报或包装的生物材料”

随后,FBI将他带走调查。

一个月后,美国波士顿联邦法院公告,这些液体是郑某某从哈佛医学院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实验室窃取的癌细胞样本,此前,他在这里访学。在接受审问时,郑某某说,回到中国后,会把这些样本拿到他所就读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然后发表研究结果,从而促进自己的事业。

图片来源:贝斯中心HMS RNA医学计划官方视频截图。

而郑某某显然不是第一个这样干的人,在他之前,有不少学生都曾随身携带过实验材料回国,只不过近几年美国开始严查,所以郑某某就被捕了。

2020年年末,郑某某向法庭认罪。他承认自己虚报了行李内的物品。

但郑某某也表示「没有承认从医院拿了任何不该拿的东西」,而只是向海关官员做了虚假陈述。

当然,作为认罪协议的一部分,美国检察当局将郑某某遣返中国。不过,他仍旧可能因为虚假陈述指控而面临最高5年监禁和25万元罚款。

 

毕业和正规渠道获得实验材料

有时候充满矛盾

毫无疑问的,如果我们通过这种“违法”的手段来获得科研材料,是绝对错误的行为。

就像有些网友担心的那样,虽然能理解科研人需要这些实验材料做实验,但怎么保证这些未经正规渠道进来的实验材料不被不法分子利用?

但很多研究生的诉求也很明确,谁不想通过合法手段来获得实验材料,只是有的实验材料只能偷偷带,不然就毕不了业,毕竟海关程序在那,一个不小心,就是延毕警告。

 

所以对于科研用途的材料,能否在过关的时候给与特殊通道?保障科研样品能及时安全到达实验人员手中,减少科研经费浪费,也减轻海关的查检负担。

当然,这样的措施必须基于严格的规定,并伴随着系统性的监督机制来确保其不被误用或滥用。最终实现所有科研都能在严密的法规与便利的程序之间找到平衡,保障实验材料的顺利运输,学术研究顺利进行,从而推进科学的不断进步。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