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两色野鸢尾如此艳丽?

研发家 | 2025-05-26 21

最近,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草种质量资源保护与应用研究小组在《植物》中(Plants)该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揭示了野鸢尾(Iris dichotoma Pall.)双色花的颜色形成有潜在的机制。研究发现,飞燕草素是形成紫色和野生鸢尾花颜色的关键物质。同时,它识别了调节野生鸢尾花瓣颜色形成的多种关键候选基因,为观赏草的繁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野鸢尾属于鸢尾科鸢尾属,是一种观赏性很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天然颜色主要为紫色和白色,相对单调,限制了其在园林中的应用。基于此,研究人员选择了这两种不同颜色和形状的野鸢尾花瓣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转录组和代谢组的联合分析技术,阐明了花青素衍生物飞燕草素在紫色花朵中的含量最高,是紫色花瓣颜色形成的重要因素,揭示了紫色花朵和白色花朵花青素成分和含量的差异。

研究确定了参与紫色花瓣花青素积累的10个基因。此外,研究还确定了与花青素生成相关的转录因子,这些转录因子可能在调节野鸢尾花色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其复杂的色彩控制网络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研究生余雅琳是该探索的第一作者,副研究员刘磊是通讯作者。该研究获得了“北方牧草种质资源安全储存”项目的资助。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16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