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制备了高稳定性甲烷干重整催化剂。

研发家 | 2025-05-29 23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曾杰团队通过调节金属-载体的相互作用,成功制备了小尺寸、高分散的溶出型钒纳米颗粒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抗烧结和抗积碳性能,在甲烷干重整反应中表现出色。5月22日,德国应用化学发布了相关成果。

甲烷干重整是将温室气体转化为高价值合成气体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强吸热性能的限制,甲烷干重整反应必须在600-900摄氏度的高温下进行。结合还原反应氛围,催化剂的稳定性面临严峻的考验。与传统的负载催化剂相比,溶解催化剂具有嵌入式结构和丰富的界面,表现出更强的热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为了提高金属阳离子的溶解程度,研究人员开发了各种影响因粒度缺氧的策略,如掺杂、物相应力、阳离子交换等。然而,对于一般的结构溶解,它仍然存在于缺氧。

在这项工作中,研究人员从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的角度探索了溶解动力学,并比较了溶解在不同稀土氧化物中的钒纳米颗粒的结构差异。一系列原位表征表明,钒-二元氧化物之间的弱相互作用导致钒物种的快速溶解和随后的烧结,而钒-二元氧化物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导致钒物种的溶解缓慢和暴露受限。研究人员采取了溶解金属钒-三元氧化物的策略,获得了高密度、分散性好的钒纳米颗粒,证明了平衡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的必要性。

催化研究表明,在甲烷干重整的苛刻反应条件下,溶解后的钒-三元氧化物具有高活性和长期稳定性。研究人员分析了钒-二元氧化物、钒-二元氧化物和负载钒纳米颗粒催化剂的失活情况,发现单一金属与载体的相互作用或弱金属-载体的相互作用难以抑制钒物种的烧结,可能导致积碳的产生,从而危及催化剂的稳定性。平衡金属-载体的相互作用可以帮助纳米颗粒的均匀分析和结构的稳定性,并为未来的甲烷干燥提供效果。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32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更多服务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