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究生招生7年增长近7成

研发家 | 2025-06-03 0

2025年高考即将来临。每年高考季,专业就业前景、本科生深造率等成为关注的话题。近年来,越来越多本科毕业生通过升学提升自身学历优势,以此增强就业竞争力。

根据高等教育数据与内容服务商青塔今年2月的统计,在纳入统计的101所双一流高校(部分高校数据暂未公开,未纳入统计)中,至少有12所“双一流”高校的2024届本科毕业生深造率超过了七成,本科生深造率超过50%则有46所高校。

也就是说,有超过四成的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深造率过半。其中,上海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2024年届本科毕业生深造率超过80%,南方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超过70%。

根据第一财经记者梳理,清华大学2023届毕业生中,本科生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为80.8%;中国科学院大学2023届本科毕业生深造率达到91.82%。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分析,重点高校硕士、博士点多,保研名额占比较高;同时,重点高校本科毕业生在考研中整体竞争力较强。加上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因此名校本科生读研的比例也在上升。

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我国研究生教育招生135.7万人,在学研究生409.5万人,毕业生108.4万人。以2017年数据作为基数来看,2017年我国研究生招生80.61万人,7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增幅达到68.3%。

招生规模持续增长,无论是双一流院校,还是双非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升学率也随之上升。根据麦可思的统计,“双一流”院校应届本科生国内读研比例从2018届的29.4%增至2022届的37.0%。“双非”院校本科毕业生国内读研比例从2018届的11.7%增至2022届的14.1%。

根据麦可思《2024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毕业生选择读研的动机主要是为了增强就业竞争力和满足职业发展需要。根据2023届读研群体数据,分别有48%、45%的毕业生因就业前景好、职业发展需要读研。

丁长发提醒,对微观个体而言,是否考研、读研,都是对自己未来的规划,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每个微观个体都应该根据自己未来规划、经济状况等各方面综合考量、作出理性判断。“比如有些人本科出来找的工作也不错,那就不一定有必要去读研,再读三年出来也一样要找工作。以前也有人本科毕业时能找到不错的工作,硕士毕业后反而找不到了。”

丁长发说,对很多学生来说,读研需要考虑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要考虑投入的成本和未来的产出是否能对称。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就业情况差异很大,即使读了研究生出来,就业差别也很大,所以要了解、多看看、多思考。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