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十大生态环境科技进展公布

研发家 | 2025-06-05 33

6月5日,随着世界环境日的临近,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在北京召开了2024年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步发布会。

2024年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如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碳循环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机制、气候问题下关键大气成分的进化规律和调节原理、环境气候多要素的智能感知以及大模型预报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排放和大气过程集成耦合模式EPICC-ModelR&D及开源发布、全球土壤微生物源碳估算新公式及其对碳循环的影响、我国城市地面沉降格局及机制研究、气候问题与陆地生态系统的应用机制、渐进的生态修复理论和河流修复实践、烟雾与污染的协同化

会议由联合体秘书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主席、秘书长夏祖义主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委委员、秘书处书记王进展出席了会议。

联合体主席、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金南在讲话中表示,近年来,中国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投入不断增加,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高水平的论文输出和技术专利数量居世界第一。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覆盖水、大气、土壤、固体废物、环境监测等重点领域的生态环境技术支持体系。技术供应总体实现自主可控,基本满足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2024年中国十大进步成果不仅代表了生态环境技术领域的最新前沿成果,也为美的转化和实用价值提供了巨大。

联合体副主席、联合体学术交流委员会主任张远航介绍了中国十大生态环境科技进展选拔情况,各进展单位科学家代表分别介绍了十大进展情况。

2024年,由两院院士、联合体领导小组、高校、科研院所推荐的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由14位教授组成评审小组投票。今年是第六年。2024年入选的进展反映了中国生态环境科技领域的前沿发展趋势,在引领生态环境领域技术创新、激励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提高公众环保意识、营造全社会创新氛围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持。

会议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生态学会、联合体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主办。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由环境、生态、气候、地理、农业、森林、土壤、地质、海洋、水利和可再生资源11个国家学会组成,由生态环境领域的知名企业、学术研究机构和社会组织共同创办。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33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