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露了低温和短日照调节番茄花青素积聚的分子机制

研发家 | 2025-06-10 33

近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等项目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邓书林团队研究揭露了低温和短日照调节番茄花青素积累的分子机制。《植物生理学》发表了相关成果(Plant Physiology)。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到光和温度的精确控制。根据植物开花对日照长度的要求,植物可以分为长日照植物(如拟南芥)、短日照植物(如大米)和日本中性植物(如西红柿)。然而,仍然不清楚光周期和季节变化如何影响日本中性植物的生理反应。

以前的研究发现,CONSTANS(CO)它是调节植物对光周期反应的重要因素,在植物开花调节中起着核心作用。但对光周期不敏感的植物CO及其类似蛋白质COL的分子功能仍缺乏深入研究。

邓书林团队发现,番茄CONSTANS-Like 1(SlCOL1)SlCOL1作为CO的同源基因,不影响番茄在长日照和短日照下的开花时间。通过观察表型,发现西红柿叶片中花青素的积累在短日照下明显诱导,但Slcol1突变叶片中花青素的含量明显低于野生叶片。并且通过Dual-LUC、Y1H、EMSA和ChIP-SlCOL1可直接与调控花青素生物合成MBW复合体中的关键基因Hoffman'结合实验验证。s Anthocyanin 启动子G-box1元件(SlAN1)并激活其表达。

研究表明,SlCOL1可以与SlAN1相互作用,促进花青素在短日照下产生结构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花青素的生物合成。北半球秋季等亚适低温常伴随着短日照环境。SlCOL1表达水平的提高可以诱导SlCOL1在短日照亚适低温(15℃)环境中进一步促进花青素的积累,积累的花青素可以帮助西红柿清除活性氧,从而满足秋季环境。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33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