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微型LED晶圆无损检测技术空白的天大新成果

研发家 | 2025-06-16 33

近日,天津大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全国重点实验室、精密仪器学院感知科学与工程系黄显团队突破微型LED晶圆测试瓶颈,完成微型LED晶圆高通量无损测试。研究成果于6月13日在电气期刊《自然-电子学》上发表。

据报道,微型LED一般被认为是下一代高端显示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然而,其高密度和微米级的结构类型对配备微型LED的晶圆媒体制造良率提出了严格的挑战。如果最终产品的100%良率得不到保证,终端设备的维修成本将非常巨大。因此,检测微型LED晶圆尤为重要。

然而,传统的刚度测试探针,如“铁笔雕刻玉石”,一旦接触到晶圆,就会对晶圆表面造成不可逆的物理损伤。常见的视觉表面缺陷测量和光致发光检测方法只能“观察大概”,漏检率和错误检测率较高。因此,如何实现从生产到终端集成的微型LED晶圆的良率检测,一直是困扰行业的难题,也阻碍了大型显示屏、柔性显示屏等基于微型LED的终端设备的量产。

对此,研究小组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柔性电子技术的大量LED晶圆的无损接触式电致发光检测方法,该方法构建了三维结构柔性探针阵型,包括弹性微柱阵型和可延伸的柔性电极阵型。该阵型以其“柔软刚性”的特点,自适应变形测量对象的表面形状,精确适应晶圆表面1-5μm的高度差,以0.9兆帕的“呼吸压力”触摸晶圆表面,仅为传统刚度探针接触应力的万分之一,远低于金属焊接层的屈服强度。

该技术不仅不会造成晶圆表面的磨损,还会减少探针本身的磨损,使探针在100万次触摸测量后仍然“看起来一如既往”,明显高于传统刚度探针触摸测量的使用寿命约10万次。研究发现,即使在100μ在m极限变形下,探针结构的应力一直远低于材料“抗压红线”。

此外,研究还根据不同的固化温度和填料比例对应力和缩水率进行建模,以确保探针在微尺度制造中的高度一致性和高精度匹配。

此外,该团队还开发了一个与3D软探头相匹配的检测系统。该系统拥有球形探头调平设备,可以保证探头与LED晶圆平行。底部观察系统通过同轴光路和分光棱镜即时观察晶圆点亮情况,并进行波长分布测量。同时,检测系统还可以测量探头下压的高速电学和压力,以确保获得丰富的LED晶圆电学和光学信息。通过探头与检测系统的协调,为微型LED产品的高效工艺控制和优秀产品的选择提供了关键工具。

据悉,本研究在柔性电子和半导体测试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打破了微型LED大规模电致发光检测的技术瓶颈,开创了微型LED晶圆高通量、无损检测技术,完成了微型LED电致发光检测技术从零到一的突破,给了CPU等其他复杂晶圆、FPGA检验提供了革命性的技术规范。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33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