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与植物对话,他的实验室是整片森林

研发家 | 2025-06-17 33

一个扩音器,一个灰色的斜挂袋,加上一个可伸缩的“鞭子”——,这是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石福臣的“标准”教学。他就像一本“行走教科书”,穿梭于各种关于植物的课堂上,教中小学生关于草的知识,解释生命科学的奥秘。

有人问:“石老师,你每天都这么忙,会累吗?”他想了一会儿,眼睛有点湿,但充满了微笑:“理解植物,热爱自然,我很高兴!”

循芳问辨草识根

“老师,这里种了什么样的花?”在“植物学基础研讨会”课上,学生们跟着石福臣的步伐走出教室,来到校园和公园,一边欣赏春天,一边讨论和学习。“牡丹是最昂贵的春节晚会,虽然牡丹只在夏天开始。只有这朵花永远不会厌倦开花,一年占四个春天。”在谈到玫瑰时,石福臣引用了苏轼的诗《玫瑰》,讲述了牡丹、牡丹和玫瑰的特点。

它不仅可以“沉浸式参观公园”,还可以学习有用的专业知识,使“植物学基础研究”成为生命科学学院每年“热门”的专业选修课之一。石福臣认为,学习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走出读书的‘本主义’,整合知识,学以致用”。

“最让学生印象深刻的是,为了让学生观察一株爬上巨石的植物果实,石老师当场跳上了石头。他对植物分类的热情像火源一样点燃了每个人的学习兴趣!”2022年生物科学专业的孙浩宇分享了他的课堂经历。

除此之外,石福臣还开设了两门选修课——“植物学”和“药用植物分类学”课程,也深受学生的喜爱。像“植物学基础讨论”一样,石福臣总是巧妙地将古诗词和历史典故融入到教学中。他不喜欢生搬硬套。他经常“传播”自己。诙谐的语言和相互联系的思维使这门贴近自然的课程更加生动。

自三门选修课开始以来,他们一直被授予生命科学学院“优秀本科课程”的荣誉。

高耸的南开花草

南开素有美育传统,学校环境花草丰富,生意兴隆。它不仅是学习植物学的“活教材”,也是南开人的自然美育讲堂。

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使石福臣有了制作科普口袋书的想法。“如果有一本口袋书可以随时阅读,学生不仅可以更方便、更直观地学习植物学,而且可以大大提高科普的效率。”

当时只是教学中的“灵光一闪”,但石福臣却默默地做了十年的不懈坚持。从记录花期、定点拍摄到编辑文字、设计布局,他每一步都做了很多努力。

2017年,经过十年的打磨,石福臣主编的《南开草木图集》正式出版。这本图集由31万多字和近700张照片组成,包括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自然生长和部分盆栽植物93科240属326种植物。它是南开大学最科学、最准确、最全面的植物图集。

时任南开大学校长的龚克得知《南开草木图集》出版后非常高兴。他还亲自致信石福臣,并写了一首诗来鼓励他:草是坚强的,他有自己的初衷。冬寒根依然壮丽,春华不矜持。

科普便民真诚不变

小时候在农村长大的石福臣,似乎与自然有着天然的联系。“我喜欢观察植物。当我看到我不知道的东西时,我想尽一切办法去询问和检查它们。”从小学到大学,石福臣翻山越岭,走在山上自然,留下了很多“军功章”。

经过多年的沉淀和学习,石福臣成为了一名“自然博物馆”,没有一种植物能逃脱他的眼睛,只要他看,他就知道它是什么。

1993年,27岁的石福臣被提升为副教授,五年后,他被提升为教授。他主持完成了中国科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骨干教师基金、高校博士学科基金等70多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省科技进步奖、省科技进步奖、省科技进步奖、国内外学术论文210多篇,作品10多篇。

石福臣笑着说:“这些都是两脚走出来的。”

除了忙碌的教学研究,投身公益科普也成了石福臣乐此不疲的事。

天津市植物学会理事长、天津市公安局刑侦科技专家、中国植物学会理事...在身份转换之间,石福臣用植物学为国家服务的真诚之心从未改变。为中小学生做科普讲座,为城市园林规划提出建议,甚至帮助公安机关用植物学知识破案。。。课堂下,石福臣的身影穿梭在每一个与植物相关的地方。有时一天的旅行是满的,甚至吃饭的时间也是“空的”。

每次科普讲座,石福臣都很高兴看到孩子们眼中的兴趣之光。“我不觉得累,甚至感觉很充实。”石福臣说,他不想要任何回报,只是真诚地热爱这件事,可以帮助每个人建立“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概念,是职业道德和心灵的方向。

以身立教育木成林

“如师如父”是石福臣对师生关系的解读。他会严格引导学生,想到学生的悲惨经历时会哽咽哭泣。正是因为这种真诚和真诚,学生们才愿意在面对重要的人生选择或困难时与石福臣敞开心扉。每次,石福臣都会用宽广的视野和真诚的鼓励,让学生重拾勇气和自信。

目前,石福臣已指导近30名博士生和研究生毕业。许多高级骨干人才继承了他们的志向,也为国家“绿水青山”的伟大事业贡献了南开的智慧。

石福臣常说,人不仅要有仰望星空的胸怀,还要有脚踏实地的坚韧。30多年来,他一直痴迷于青山碧野,用心用情书写了自己的春秋蔓延。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33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