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学协会年会将举办98场专题论坛

研发家 | 2025-06-26 33

6月25日,记者从第27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新闻发布会获悉,第27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将于7月1日至31日在北京集中举行,主题为“展示科技前沿助力改革创新”。它由一个主论坛、98个专题论坛和四个平行论坛组成,并设置了发布、宣传和科普、展览设计和场景体验。

本次年会主论坛计划于7月6日上午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邀请中国科协副主席、全国学会负责人,包括潘建伟、谭天伟、李家彪、戴琼海、万建民等。,聚焦量子技术和生物制造(生物医学)。、深海科技、人工智能、农业(繁殖)等主题作为主题报告,分享前沿观点和创新理念;发布2025年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问题和工业技术问题,为不断产生原创性和颠覆性研究成果树立“方向标”。

7月1日起,全国学会将围绕数学、物理、化学基础科学和生命健康(包括医学)、地球科学(包括深地海底)、生态环境、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先进材料、资源能源、农业技术(包括食品)、空天科技等10个领域相继举办了98个专题论坛。4个平行论坛包括2025年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环境论坛、港澳科技服务国家科技创新交流会、中国科协主席与青年科技人才见面会。

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还将开展中国科协年会发展展、中国科技会堂专家报告展、科技发展成果展等。,并在中国科技会堂咖啡馆等地开展开放式学术交流和科技场景体验活动。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技创新部副部长杨书宣表,本次年会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加强服务国家战略导向、全面回归学术来源、实现再转型升级的改革开始。有许多新的亮点:

第一,创新制度机制。本次年会改变了主题征集机制,启动了非共识主题征集活动,动员了98个专题论坛,提出了非共识主题,可以触发相关行业的学术理念突破,颠覆当前的知识结构或权威观点,改变研究方法和工具,改变数据解释或应用方向,在学术界引起广泛讨论。经专家评估,形成非共识主题清单,并在年会结束时在线发布。

第二,坚持以学术为导向。本次年会完善了学术检查机制。各专题论坛由权威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检查活动计划,要求“谁说话,说什么,谁听”,突出学术社区的学术价值。

第三,建立成果导向。本次年会创新了成果简化机制,邀请中国科协副主席、常委参加各领域专题论坛,率先召开跨学科学术研讨会,指导全国学会围绕各领域困难点凝聚高质量决策建议。本次年会恢复了论文征集的传统。围绕年会主题,98个专题论坛与156种科技期刊合作,共同开展年会论文征集出版工作。经学会推荐、综合评价等环节,选出第27届中国科协年会最具影响力的100篇论文,并在年会结束时在线发布。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服务中心副主任王素表示,为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本次年会组织动员专题论坛承办学会选拔100多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年人才支持项目候选人担任学术秘书,组织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年人才支持项目博士生专项项目候选人参加年会,感受学术氛围,开阔视野。

此外,本次年会还坚持务实节俭的原则。第一,在会议组织中,我们应该戒掉形式主义,不要举行开闭幕式,减少领导讲话等流程安排,禁止安排宴请等非学术交流活动,让科技工作者全心全意投入学术交流,全心全意投入学术讨论。二是严格控制线下活动规模,将主要精力从会议组织转变为学术交流的规划实施。第三,充分利用会场现有设施,不搭建大屏幕,不做背景板,不铺地毯。不再提供签名笔、笔记本、文件袋等物品。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33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