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发现了玉米穗叶结构候选基因

研发家 | 2025-06-29 33

玉米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化学原料作物,其高产对于保证粮食安全尤为重要。近日,在《农业科学报(英语)》中,东北农业玉米遗传育种团队完成的研究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JIA)正式发布。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该研究鉴定了9种单核苷酸多态性单核苷酸,与玉米穗叶结构显著相关。(SNP)。

合理提高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途径之一,但密度的增加可能会导致植物之间的光温竞争。因此,根据穗叶结构相关基因,调整玉米穗叶结构,培育适合耐密植物的品种,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途径。

该研究利用201个玉米自交系统自然人群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染色体2中进行、5、8、9和10鉴定了9种与穗叶结构显著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通过qRT-PCR,Zm00001d008651进一步验证了一个参与糖酵解过程的基因在紧凑型和扁平型玉米自交系统中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基因变异株系的穗叶交角(eLA)与穗下叶交角(bLA)对比自交系提升4.96。°和0.97°。

这项研究揭示了玉米穗和叶片结构对密度耐受的控制机制,为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东北农业大学玉米遗传育种团队教授宅宏和王振华是本文的通讯作者,年轻教师李春翔和博士生宋永峰是本文的第一作者。黑龙江省重点R&D项目研究获得资助。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33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