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的研究发现,无论发送什么样的表情符号,在与朋友交流时使用表情符号的人都被认为更专注、更积极。7月2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
在全球范围内,表情符号每天使用超过100亿次,为数字对话注入了微妙的情感。然而,它们对人们如何理解这些对话的实际影响尚不清楚——虽然这些小符号经常被积极地解释,但有时它们会被误解和误解。因此,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Huh评估了表情符号如何影响人们对发送表情符号的人的看法。
在研究中,260名美国参与者被要求阅读15段基于文本的对话,并想象他们与一位密友进行了这些交流。这些对话要么是纯文本回复,要么是表情符号。在阅读了这些对话样本后,参与者被问及他们对消息发送者的一系列感受。
一般来说,参与者认为包含表情符号的消息比纯文本消息更积极。这使得发件人更讨人喜欢,使他们的关系更亲密。令人惊讶的是,这种效果与使用的表情符号类型无关,无论是直接表达发件人情绪的表情符号——如笑脸,还是展示其他物体的中性表情符号,都没有实质性的区别。
巴黎高等商学院的余树斌(音译)说:“表情符号在建立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联系或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方面非常有用。”然而,他的研究表明,尽管表情符号在朋友之间的日常对话中是有益的,但在危机中使用表情符号可能会适得其反,这将使发送者看起来无能而不是专注。
他认为,表情符号对东亚国家更有帮助。在这些国家,非语言线索通常被用来评估面对面交流的语气,这与西方文化不同,西方文化中的语言更直接。
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