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议如何准备ppt

研发家 | 2025-07-17 0

学术会议如何准备ppt?对于很多科研人员来说,烧脑掉发完成了研究却逃脱不了被汇报PPT支配的恐惧。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到科研人员再到学术大佬,无论是毕业答辩、学术活动上的学术汇报、科研报告,都少不了学术性PPT的制作。
“好的学术PPT”的定义
学术PPT的首要目标就是帮助演讲者向观众清晰、准确、高效地传递信息。因此,评价学术PPT的标准应当优先考虑观众的感受,主要方面如下:

学术会议如何准备ppt
完整性:PPT是否包含了观众需要了解的所有信息?
逻辑性:PPT是否以常人能够理解的思维顺序展示了信息?
清晰度:PPT的展示形式是否能让观众快速获取最重要的信息?
正确性:PPT表达的信息是否存在歧义?
这四条标准其实与制作PPT的工作流程高度相关。完整性决定了PPT中应该包含的哪些内容,逻辑性决定了内容将按什么顺序出现(目录、标题),清晰度通过格式规范和排版技巧决定,正确性涉及的则是检查PPT成品时,对字词的斟酌。
结构设计
可以从研究议题的提出(包括研究假设)——研究方案的设计(包括研究方法)——主要观点的铺陈——研究结论的呈现这样四个方面入手设计PPT,而这四个方面,也构成了我们的发言结构。
1. 研究议题的提出
也就是把“我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议题进行研究”的客观原因与主观意愿做一个说明。所对应的应该是论文的“问题的提出”“选题缘起”部分。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做些文献综述分析,以及提出研究假设。
2. 研究方案的设计
也就是回答一下“我是怎样研究这个议题的”。因为论文已经完成,所以这个设计不是研究事前的各种计划,而是对已经告一段落的研究进行客观复盘。显然,呈现这项研究的客观过程是这个环节的重点,回顾啊反思啊,内心体验啊这些,尽量不说,说得越多,研究方案的科学性、客观性就越容易被质疑。
3. 主要观点的铺陈
论文中肯定要体现作者的主要观点的。同时,作者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自己的观点引领之下展开研究的。而提出研究假设,本身也是一种观点,一种需要验证,证实或者证伪的观点。因此,在PPT中呈现这些观点就显得非常必要,这是论文中的干货,也非常有助于听众和点评嘉宾理解我们的论文。
4. 研究结论的呈现
没有研究结论的发言,就缺少了灵魂。就好比通宵翻阅一本福尔摩斯探案集翻,看了300多页,最后才发现这本书的最后三页纸被撕去了——我们用了一整夜的时间,读了个寂寞。
千万别让我们的发言PPT也有异曲同工之妙,那会让我们的发言成为大型翻车现场。
PPT制作原则
1. PPT张数不要太多。在15-30分钟的演讲中,与其笼统地面面俱到,不如专注于最重要的一些关键点内容。换句话说,要么根本不提要么彻底解释清楚。
2. 每张PPT简单明了。避免在PPT上出现太多文字或符号。不要使用太多不同的字体、颜色。
3.适量使用PPT的一些功能。PPT的一些功能如动画,声音效果,视频等对演讲的内容有帮助时可以适当使用,否则只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应该避免。
4.合理排列PPT。认真考虑PPT的顺序,以便更好地辅助你想要传达的信息,同时使观众能够更好地跟上你的思路。
5.备份PPT。演讲前要为一些突发情况做好准备,比如由于一些技术或设备问题,PPT打不开,或PPT中的字体、图片或视频在会场的电脑上无法正常播放,或者PPT排版与自己电脑中显示的不一样,建议将PPT发到自己的电子邮箱备份或携带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和U盘,以防万一。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