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成副教授就去做行政、后勤?有编制也要非升即走!

研发家 | 2024-05-16 0
有编制=稳定,这是很多人都认为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都在追求编制。
但编制真的等于稳定吗?
有大学老师表示,我有编,但不妨碍我非升即走。
 
 
大学老师,有编也非升即走
 
有编和非升即走冲突吗?
 
至少很多高校的招聘公告里面,两者都有提到。
 

比如北京一高校在招聘启事上“聘用及待遇”明确说明新聘人员为事业编制,但同时也说到新聘人员和学校签订的是聘用合同,预聘期为3年,完成任期目标才能签订续聘合同

还有高校在招聘上明确是员额制聘用。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明确员额制聘用人员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包括在聘用合同期限内,试用期满考核合格的,予以正式聘用;考核不合格的,解除聘用合同。《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2023年报备员额公开招聘公告》明确,被聘用为报备员额身份的教职工,其服务期约定不少于5年。若离职,则按照规定退出报备员额
 
什么是员额(报备员额)?《浙江省公办高校、公立医院报备员额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该办法所称的报备员额是指高校、医院在编制备案制管理方式下的人员编制控制数,不纳入本地区事业编制总量。报备员额纳入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与事业编制实行分库管理。
 
同时浙江政务服务网在回复网友“事业报备员额用人,同之前的事业编制内用人有什么区别”时提到,事业单位报备员额与事业编制仅因机构编制部门定编方法的差异(审批或备案),事业单位员额内用人和事业编制内用人不存在身份、待遇等各方面差异。
 
此外,有业内人士曾告诉浙江教育报记者,报备员额人员在管理、考核、福利待遇、退休等方面与事业编制人员完全相同,又不占用事业编制名额,可以说相当于虚拟的事业编制。同时,报备员额人员与非编合同制人员不同,实行实名管理,一个员额对应一个人,有总量控制,进出编制都需按规定执行。
 
和员额类似的还有周转编制。在山东,使用省级周转编制的高层次人才,在职称考评、岗位聘用、管理使用等方面,适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政策。按照离岗创新创业有关规定到省内企业、社会组织工作的,周转编制使用期限为3年,到期后高层次人才选择留在企业、社会组织工作的,办理事业单位离职手续,周转编制予以收回。
 
不管是员额还是周转编制,或者是招聘上提到的纳入事业编制管理。这些编制都是在岗不在人,严格说来,通过聘用进来且纳入事业编制管理的教职工,更多的是有这个编制的使用权,而不是真正的拥有者。
 
比如你一路过五关斩六将进入学校,签订聘用合同,在这期间,各项福利待遇、日常管理、职称评审等各方面都和事业编制没有差别。如果你通过考核,那么你可以继续在下一个考核期内使用编制。但在规定时间内考核没有通过,高校没有续聘,那么你的编制会被回收。这个编制可能被高校留用,也可能进入周转池,但肯定的是,已经与你无关。
 
总的来说,编制是教职工所处岗位的,非升即走是教职工的。所以,这里的有编制和非升即走并没有什么冲突。
 
 
非升即走,还需更加完善?
 
诚然,非升即走能帮助高校筛选并保留优质人才,激发教师的工作动力和发展潜能,但教师群体也确实承受着更大的竞争力和压力。
 
网上可以看到一些新进校的青年教师抱怨其任教岗位任务过于严苛,担心拿不到长聘教职,合同到期就要走人。
 
对此有人认为,非升即走或许是大势所趋,但在实施的过程当中,高校或许应当有更完善合理的实施机制,而不是“一刀切”。
 
今年,“中国民主同盟”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民盟中央拟向全国政协提交《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提案》。民盟中央从4方面给出了建议其中包括将“非升即走”缓慢过渡成“非升即转”的人性化转岗机制。
 
民盟中央提出,改革长期聘任制中的不合理因素,在评价和管理上给予教师自主空间。增加教学任务在绩效管理中的比重,拓宽学术研究的概念范围,制定科学的工作转换模型,将教学工作量和人才培养成效以一定权重转换成学术研究量。考虑高校教师的实际工作成效,将“非升即走”缓慢过渡成“非升即转”的人性化转岗机制。遵循“能不干预就不干预”的原则,减少行政对学术场域的干预,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管理权,简化高校行政机构。
 
《光明日报》刊文的《国外高校教师多元化晋升机制面面观》中提到,为了更好地实现“非升即走”这一制度目标,国外一些高校有一整套配套的保障机制,为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和专业成长提供组织支持。再如,很多高校对于尚未获得终身教职的“预聘制教师”教学工作量的要求要少于终身教职教师,以便为他们投身科研工作留出更多时间。此外,很多高校根据教师发展和成长的实际情况,在“非升即走”的刚性制度之外,还会对延长预聘期限的具体情况作出灵活的补充规定。
 

非升即走不论是对于教师个人发展,还是高校发展,均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虽然国内部分高校推行这一制度过程中,仍面临着种种困难,但随着对该制度的不断改革和优化,相信更多教师定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