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议报告一般多久?国际会议的学术论文报告一般是在15分钟左右,做报告的目的并不是深入展示技术细节,而是带领听众了解该方向的最新前沿及自己方法的创新性。
一般来说,学术会议有三种发言形式:
1. Keynote speakers,这个是会务组请的专家,基本是跟本期会议主题相关的研究学者。这些人基本是大咖。比如,我们这次请的是斯坦福大学的一位学者。
2. oral presentation,就是口头汇报,一共15分钟,其中10分钟是陈述,5分钟是Q&A时间。口头汇报会根据你的内容把你分到某一个房间(基本是同一个主题下),这个房间的其他汇报者的研究跟你的类似。比如:大家都是研究课程的,或者教师专业发展的。
3. Poster presentation, 会议会有大概一个小时是Poster展览时间。所有海报展览的人提前打印自己的海报贴到规定的地方。海报展览基本很多都是英文不太利索的人,或者研究本身质量不是很好的。海报时间参会者会去看,然后海报主人站在旁边答疑解惑,互留联系方式。但是,整体来说,海报展览这一块不是那么重视。我们这次会议刚好是午饭后,很多人直接就没去。大咖们都忙着互留联系方式,老朋友们忙着叙旧。海报展览的话,你可以不去,但是这样基本就没法跟其他参与者互动了。
在作报告时的几点建议
1. 第一张幻灯片:如同文章一样,第一张幻灯片应给出题目、作者的姓名和单位。当你站在发言台前,银幕上放出第一张幻灯片时,首先要利用这个短暂的时间用眼睛向你的听众致意,然后对于这一节(session)的会议主持人表示感谢,对于你的演讲题目也要说些什么。然后再换到第二张幻灯片。
2. 讲演与幻灯之间的关系:用语言去填补幻灯片中没有表达的信息,你的目的是使用语言与文字来共同表达,不需要你去读幻灯片上的文字。说到这里或许你可以明白为什么有前面说过的对幻灯片的要求。在幻灯片的文字中,你可能只需要一些关键词,但是在讲演中,你说岀来的句子必须是完整的。
3. 在演讲时,需说明你的摘要与这个讲演的区别之处(如果有这样的情况):许多人早早就提交了会议摘要,然后直到会议前夕又做了很多工作,或者修改了摘要中的数据及结论,因此在讲演时必须告诉听众作了哪些改动以及理由。例如你可以说:"Please note that these results differ from those in the printed abstract. The current results include data from an additional 50 cases."
4. 按会议规定准时结束非常重要。拖迟时间是不遵守规则的表现,那时候听众会开始不耐烦听你继续讲下去,所以你的内容再精采也没有用了。由此可见你通过会议前的演习,把握好时间的重要性。
5)在回答问题的环节。一般会议有5或10分钟的提问时间,你回答问题时的表现,会给听众对于你的知识背景的一种印象,所以要好好把握这个环节。所以对于这个环节我要说得详细一点。
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