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亿!一高校官宣获批2项重点研发计划

研发家 | 2025-08-20 0

近日,长安大学牵头获批2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项目总经费分别为 9000 万元、4500 万元。

“自主式道路交通系统自组织运行技术”项目

 

近日,我校沙爱民教授牵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交通载运装备与智能交通技术重点专项“自主式道路交通系统自组织运行技术”项目,项目总经费9000万元。

 

自主式道路交通系统是建立在全要素数字化基础上,具备自感知、自更新、自决策、自适应、自进化与协同互操作能力,深度耦合道路设施网、交通运行控制网、出行服务信息网的新一代道路交通系统,是交通强国核心建设任务,也是世界各国交通领域科研热点和新高地。

 

沙爱民教授团队面向新一代自感知、自更新、自决策、自适应、自进化与协同互操作的自主式道路交通系统建设需求,以道路交通全要素行为特性、多主体协同组织、多系统耦合联动,以及不同自主化水平混合交通流与道路能力资源高效匹配技术方面研究的薄弱环节为切入点,构建适配不同自主化水平道路交通系统的自组织运行技术体系,为提升道路交通整体运行效能提供技术支撑。

 

项目由长安大学牵头,汇聚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高速公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高校、研究机构、智能交通和智能网联汽车龙头企业,组建了一支多学科交叉、产学研用协同的团队,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项目的顺利实施将助力我国道路交通系统智能化水平向更高自主化层次演进,摆脱我国智慧交通发展对发达国家的路径依赖,预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有力支撑我国交通强国建设。

 

“高原冰川区超长公路隧道建养增韧关键技术”项目

 

近日,我校陈建勋教授牵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交通基础设施重点专项“高原冰川区超长公路隧道建养增韧关键技术”项目,项目总经费4500万元。该项目的获批彰显我校在特殊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养领域学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高原冰川区山峰高耸、冰川纵横、地质复杂、生态脆弱,是交通难以逾越的自然屏障。超长公路隧道穿越高原冰川区属世界罕见,面临上覆冰川消融、地质构造多变、高寒、高海拔、高地应力、超大埋深等复杂严酷环境,建养难度巨大。

 

陈建勋教授团队针对高原冰川区超长公路隧道高风险建养难题,以高原冰川区超长公路隧道建养韧性增强为目标,建立高原冰川区超长公路隧道韧性评估理论与方法,开发隧道不良地质智能重构方法与风险识别技术,研发地质灾害高效防控增韧和冻融灾害多级设防增韧技术,提出高原冰川敏感区隧道-环境保护增韧技术,形成高原冰川区隧道建养韧性增强技术体系,为破解高原冰川区隧道建养增韧难题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项目由长安大学牵头,汇聚山东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山东交通学院、新疆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北大学、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等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及交通行业龙头企业,组建了一支多学科交叉、产学研用协同的团队,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项目的实施将极大提升我国高原冰川区国家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灾害防控能力。项目成果预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将助力落实国家“新质生产力”“交通强国”“碳达峰、碳中和”等战略,显著提升高原冰川区超长公路隧道建设与运维水平,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