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框架怎么写
研发家 | 2025-08-21 0

毕业论文框架怎么写?对于毕业论文的写作,其实我们得首先清楚论文框架,也就是我们需要写哪些部分,以及每部分都需要写什么,怎么写,搞清楚这些本质问题,我们的写作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论文的框架结构

通俗来讲,一篇社科论文的框架结构主要有三种:“总分总”结构、“三段论”结构和“并列式”结构。

“总分总”结构

这种框架结构的论文,开篇时会直接进入“总”的部分。做一个整体的说明或描述,呈现一种现象,提出一个问题,介绍一类观点……,以这类内容作为总起。

接着,进入“分”的部分。对开篇提到的现象、问题或观点从不同层面和角度进行分析、论述。在具体的层面和角度,文章还会提出一系列分论点,然后就这些分论点逐个展开论证。

毕业论文框架怎么写

最后,是论文的第二个“总”的部分。通常要回顾研究议题,对各个分论点进行总结,概括和归纳研究结论,对研究前景的瞻望,这是全文的一个总结。

用文字公式可概括为:总起+分论1/分论2/分论3……+总结。

“三段论”结构

论文以或明显或隐含的“三段论”结构来进行框架设计。从形式上看,又能把“三段论”结构细分为以下3类。

类型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类“三段论”结构的第一部分会在开头说明选题的缘由,再提出一个问题。也可以把该问题在开篇时就细化,提出几个问题构成问题链。

在论文的第二部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通常是从现象描述、现状评估进入到原因剖析,通过规范研究来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找到原因和症结之所在,就进入到文章的第三部分,提出对策建议、路径选择等方式尝试解决问题。

类型二:“提出假设+进行验证(实验)+证实/证伪”。

这种类型在实验学科和偏重量化分析的研究中运用较多。例如应用心理学、临床医学、公共管理、社会工作等方向。通过实验方案/调查问卷/田野工作的设计和实施来获取数据或资料,然后对这些数据资料进行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分析,证实或证伪假设。

这种在文章的开头会基于一些现象或问题提出一个或一系列相关假设,然后通过对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的方式来对这些假设进行验证,验证成立即被证实,反之则被证伪。一般在证实或者证伪的结论之后,再进行一些思考和讨论共同构成论文的结尾。

类型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这种类型和第一种对照着来看会更容易说清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围绕一个问题或者一个问题链来作为文章第一部分内容的,这里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则是围绕着一个概念或者核心议题,从本体论的角度入手来展开研究。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类型的问题意识更加明显,指向现实社会中的问题,进行的研究往往会落实在应用对策层面,是一种应用对策型研究;而“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种类型更倾向于理论问题,更注重思辨方法在研究中的应用,属于一种基础理论型研究。

“并列式”结构

这种类型是以文章标题呈现出来的研究议题为中心,从并列的多个层面或者维度对这一研究议题加以阐述。并列关系中的那些层面或维度,常常又围绕一个支撑起研究议题的分论点来展开论证过程。也就是分论点1+论据+论证,接着是分论点2+论据+论证,以此类推。等几个分论点都阐述完毕了,论文也就结束了。

这种结构的文章有点像学术散文、随笔或者漫谈,但属于“形散而神不散”,各个分论点及论证过程足以支撑起论文的研究议题。以我的有限观察,以“并列式”结构写作的论文并不多见,但这类文章常常会有很高的引用频次,作者也一般是某个研究领域中公认的大牛。

以我有限的论文阅读经验,“总分总”“三段论”“并列式”这三种作为理想类型的论文框架结构还是占了绝大多数的,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三段论”结构,因为这种结构本身就具有很大的适用性,研究逻辑更符合认知规律。然后是“总分总”结构和“并列式”结构,比较而言,这两种结构更像是“三段论”结构的补充,而“并列式”结构的论文更为罕见。

当然,这里论文框架的类型划分与特征描述是非常粗放的,目的只是勾勒出论文框架设计的整体印象。

构建论文框架的基本方法

1、选题:坚持“四有”原则

论文的选题是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核心结构,所以制定好的选题也显得至关重要。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书籍了解信息,从而来思考自己的选题,突破自己学科的一些“空白处”去研究,综合比较和社会的调查,从而找到自己适合的选题。值得注意的四个原则是【“四有”】:有价值、有兴趣、有可操作性、有创新主体。

2、开题: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选题决定好了之后,就要开始写开题报告了,撰写开题报告时,要先阐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接着选题的基本内容确定下来,并且适当了解国内外的研究状况,拟定自己的写作计划和提纲,为后面撰写论文的正文打好坚实的基础。

注意文献综述部分,需要阅读大量而全面的资料,分收集、阅读、筛选、整理四个部分来展开,围绕自己的论文主题和相关领域,来探究好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3、摘要:简洁有力,直奔主题

摘要部分主要针对你的论文,主要阐述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从而指出自己研究的主要内容,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注意文字要简明扼要,不要太啰嗦,减少不必要的文字修饰,用最少的文字来撰写出最大的信息量。字数一般是在400-500字为佳,为论文字数的5%。

好的摘要需要具备以下几点:

1.开门见山,迅速进入主题

2.语言简洁有力,内容清晰明了

3.引人入胜,对论文整体有基本了解

4、关键词:以小见大

撰写摘要之后就要提取论文的主要关键词,一般是3-5个关键词,注意紧扣文章内的重要概念及提现创新型的概念,注重研究对象及其上下平行的概念。

怎么去提取重要的关键词呢?可以从三方面来考虑,一是根据你论文的标题来提取关键词,二是根据论文的主题来提炼出精准的关键词,三是文章的关键词提取要根据关键的程度来进行提取,但切忌不要过于集中。

5、正文:论文最最最核心部分

正文就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所以这部分的撰写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注意结构完整、逻辑清晰、中心突出,论点正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同时注意语句通顺,格式准确,保证文章的完整性。

我们的论文内容主要是通过提出问题论点、分析和探究,对提出的结果进行解释以及论证,一般会先把自己重要的论点放在正文的前面部分,后面再着重论证和分析论点,最后证明论点的可靠性。在撰写的过程中,一般会结合图表等来分析和进一步论证。

6、参考文献:格式正确很重要

我们撰写论文过程中,可以需要参考一些其他人的优秀论文、期刊等文献内容,这一部分也是要在正文的后面当附录加进去的,但很多人对参考文献的了解比较少,一般来说,参考文献的类型有以下这几种,具体如下: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D-学位论文、R-报告、Z-其他等。

我们在撰写参考文献内容的时候,注意要作者、文献名、杂志或书名、卷号/期刊号、出版时间、页数等元素即可。

7、致谢:画上完美句号

致谢是对本次撰写论文过程的总结,可以对指导老师、身边同学表示感谢,也可以回顾自己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阐述自己在本次写作论文中的收获,表达对自己未来的展望和勉励。注意用词要得当,情感真挚即可。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更多服务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支持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