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推荐工作已经结束,已正式公示。其中,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共125人候选,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免疫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柴继杰在列,推荐人为颜宁。
院士增选每两年进行一次。今年已是柴继杰第二次成为院士候选人。据2023年的候选人名单显示,柴继杰的推荐渠道为中国科协,今年则变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同为结构生物学家的颜宁。
值得注意的是,柴继杰和颜宁还是同门师兄妹,两人都是在普林斯顿大学时期师从施一公。柴继杰比导师施一公年龄还大,从造纸工人半路出家的他开始一直被导师施一公“嫌弃”,直到后来加倍刻苦努力,终于成为施一公挂在嘴边的“一个特别优秀的学生”。柴继杰已发表24篇CNS,曾一年内发表4篇science/nature代表作。颜宁在很早之前就发文称“继杰是我们实验室的大牛,也是最不科班出身的”。经常不按“常理”出牌,会自创一些protocol(实验流程)。颜宁文中称“他的风格对我影响颇深,“让我后来总以偶尔的“歪门邪道”为荣,并且屡屡成功”。
柴继杰,西湖大学讲席教授,国家杰青(2010年),未来科学大奖得主(2023)。1966年生,先后毕业于大连轻工业学院、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硕士)、协和医科大学(博士)。1997年至2004年,先后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普林斯顿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2004年至2009年任北京生命研究所研究员,2009年受聘为清华大学教授,2011年,获得清华大学终身教授席位。2017年,柴继杰成为中国大陆首位获得“德国洪堡教席奖”的科学家,赴德国任教。
作为施一公唯二的比施一公年龄还大的学生,这还不是柴继杰最让人惊讶的,更让人意外的是,柴教授并非科班出身,他是在1987年从造纸专业毕业后做了造纸工人,“折腾”了十来年后,在1999年才向彼时正在普林斯顿做教授的施一公写信,申请做其博士后。
从一开始的屡屡被导师“嫌弃”,到后来成为施一公口中的“我的一个特别优秀的学生”,学妹颜宁眼中的“我们实验室的大牛”(点击查看详情),施一公的慧眼识珠和柴继杰的刻苦努力,成就了一段千里马遇伯乐的佳话。
“
我有一个特别优秀的学生,他比我还大一岁,他刚来做我的博士后的时候,我预计他的基础会很差,来了之后,才发现他的基础比我想象的还差。
但现在,我跟你简单点讲,在他研究的领域里面,他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科学家。
——施一公
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