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校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周启幕

研发家 | 2025-10-28 0

本报讯 (记者 杨频萍 程晓琳) 10月27日,2025江苏高校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周拉开帷幕。34个国家与地区的350余名嘉宾齐聚苏州大学,共话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

开幕会上现场发布了“江苏省国际产学研用合作十大成果”,覆盖新能源、精准医疗、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其中,南京大学联合多国团队研发的低成本水系液流电池、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牵头研制的我国首台加速器硼中子俘获治疗装置,以及苏州大学联合葡萄牙埃武拉大学共建的“一带一路”世界文化遗产数据库等成果,集中展现了江苏高校在跨国联合科研与成果转化方面的成就。

同时,“江苏-非洲高校合作联盟”宣告成立。该联盟汇聚了省内13所高水平大学与非洲13国的23所高校,标志着江苏与非洲的教育合作迈入体系化、战略化的新阶段。

本次交流周期间,江苏19所高校将围绕信息通信、生物医药、先进材料、智能制造与机械制造、智能系统和大数据科学等9个关键领域,举办9场学术交流和校企对接活动。此外,本次交流周还将充分发挥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和江苏“高新区与高等院校协同创新”的平台优势和机制优势,探索高校科技成果国际合作转化机制和路径。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