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家1100亿,“玻璃女王”冲向AI硬件

研发家 | 2025-11-05 0

身家1100亿,“玻璃女王”冲向AI硬件

来源 财经天下WEEKLY 

 
身家1100亿,“玻璃女王”冲向AI硬件 来源 财经天下WEEKLY  随着iPhone 17的热卖,蓝思科技站上了风口。今年前三季度,它实现了536.63亿元的营收,创下历史新高。公司创始人、“玻璃女王”周群飞也拿下了1100亿元身家

随着iPhone 17的热卖,蓝思科技站上了风口。今年前三季度,它实现了536.63亿元的营收,创下历史新高。公司创始人、“玻璃女王”周群飞也拿下了1100亿元身家。蓝思科技的雄心还不止于此,为了打破对苹果的依赖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AI眼镜、人形机器人等AI硬件赛道。

01 iPhone 17热卖,“玻璃女王”站上风口

你可能从未听说过蓝思科技,但你手里的iPhone屏幕很可能来自它的工厂,印刻着蓝思科技的工艺痕迹。

蓝思科技的总部位于湖南长沙,是一家许多人乍听起来会陌生的苹果供应链(以下简称“果链”)企业。但iPhone、iPad、Apple Watch等产品,蓝思科技都深度参与了研发与生产。

 
身家1100亿,“玻璃女王”冲向AI硬件

今年,伴随着苹果新机系列的热销,蓝思科技又成了最受益的“果链”企业,不光业绩突破了历史新高,市值也跟着连连上涨,令投资者刮目相看。

10月28日,蓝思科技发布的2025年三季报显示,其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36.63亿元,同比增长16.08%,创同期历史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43亿元,同比增长19.91%。

截至11月3日收盘,蓝思科技报收29.57元/股,最新市值达1563亿元。在日前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5胡润女企业家榜》里,蓝思科技创始人周群飞以1100亿元财富位列第二。

 
身家1100亿,“玻璃女王”冲向AI硬件

蓝思科技业绩和股价齐涨的背后,离不开iPhone 17的热销驱动。

机构数据显示,iPhone 17系列在美国和中国开售后10天的销量,相比iPhone 16系列高出了14%。市场普遍认为,这轮苹果新机在外观结构件和散热等方面,有了肉眼可见的升级。

常年“挤牙膏”的苹果将iPhone 17标准版升级为120Hz高刷新率屏幕,同时将中框升级为高导热铝合金,背板也采用了“玻璃+金属”的复合方案,还首次引入了新型3D曲面工艺。

iPhone 17系列手机性能的大幅提升,让蓝思科技成为最大受益方。作为苹果公司结构件的主供应商,蓝思科技参与了iPhone手机的中框制造与外观件供应。蓝思科技重点布局的超瓷晶面板、3D玻璃后盖及智能制造技术,直接对应上了苹果端侧AI硬件升级的需求。浦银国际预测,仅iPhone外观件升级就可以为蓝思科技下半年带来约20%的营收增量。

蓝思科技在手机防护玻璃这个细分领域的实力已得到公认,并早早深度绑定了苹果。

蓝思科技董事长周群飞被外界称为“玻璃女王”,她1970年出生在湖南湘乡一个山村。15岁那年,周群飞南下打工。几年后,她用自己攒下的2万元港币,以手表玻璃业务为起点创业,走上了“打工妹”逆袭之路。

2003年,周群飞创立蓝思科技,尝试着将不易变形、耐高温的手表玻璃工艺,应用到手机面板生产上。凭借玻璃工艺的创新实践,蓝思科技曾与当时的手机巨头摩托罗拉有过深度合作。

真正改变蓝思科技命运的是和苹果的合作。2007年,蓝思科技凭借玻璃盖板核心技术打入“果链”,成为初代iPhone玻璃面板的生产商,由此开启了一段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

背靠苹果这棵大树,蓝思科技敲开了A股上市的大门,颇受资本市场追捧。2015年3月,蓝思科技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周群飞也在当年的胡润女富豪榜上登顶。

为了能持续被苹果选中,蓝思科技在玻璃屏幕上没少下功夫。2015年,3D曲面玻璃逐渐取代金属机壳成为手机后盖板的主材质,“双3D玻璃”成为诸多高端旗舰机种的主流配置。

蓝思科技也很快投入到了3D玻璃技术的研发,自主研发了3D热弯成型技术和3D热熔成型技术,并在2015年耗资16.24亿元投建了3D曲面玻璃生产项目,此后不断加码3D玻璃的研发与产能布局。

押中手机玻璃这一细分领域,蓝思科技紧随苹果一路壮大,业绩跟着水涨船高。财报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2024年,蓝思科技的营收从60亿元飙升至699亿元。

2025年,受iPhone 17系列畅销影响,蓝思科技还乐观预测,今年四季度业绩增速有望更高,并对完成全年业绩目标充满信心。

对于苹果即将到来的折叠屏产品,市场更是寄予厚望。据蓝思科技消息,其已成为大客户明年折叠机的三项关键产品供应商,包括超薄柔性玻璃盖板、PET贴膜及玻璃支撑板等。

不过,消费电子市场不会一直这么火热,靠果链吃饭的日子也不会永远都这么香甜。

02多元化布局,摆脱“苹果依赖症”

过去多年,尽管“抱紧”苹果,蓝思科技还是要看对方“脸色”,一旦被砍单,就会面临巨额的资产减值。这种“苹果依赖症”的苦果,蓝思科技已经尝了不止一次。

2016年,由于iPhone销量下滑,蓝思科技来自苹果的收入下降了超三成;2024年第四季度,iPhone在中国销量下滑25%,也导致蓝思科技单季净利润同比减少9%。

近年来,果链企业都急于寻求业务多元化,以降低对苹果的依赖。包括蓝思科技、立讯精密、歌尔股份等公司都纷纷忙碌起来,不断拓展新的业务场景。

周群飞也深知过度依赖单一客户的风险,早在数年前就开启了蓝思科技的多元化转型,将“一块玻璃”的应用场景,从手机、平板电脑延伸到汽车座舱、AR眼镜、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蓝思科技将首个多元化“战场”放在了热门的新能源汽车领域。最近几年,汽车对传统机械零部件的需求减弱,也让果链企业有了入场的机遇。

为了将在手机上的成功复制到汽车这个新领域,蓝思科技推出了汽车超薄夹胶玻璃等产品,以抢占智能驾舱增量市场,目前已与小米、特斯拉等30多家车企合作。

 
身家1100亿,“玻璃女王”冲向AI硬件

相比巴掌大的手机屏幕,新能源汽车的车载大屏、中控系统等零部件拥有更高的价值空间,市场前景也更广阔。不过,从“手机链”到“汽车链”,中间隔着一条深不可测的鸿沟,成功跨界并不容易。

目前,智能汽车及座舱类业务虽说是蓝思科技的第二大板块,但其业务占比仍不高。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蓝思科技智能汽车与座舱类业务营收31.65亿元,占总营收的9.6%。

此外,蓝思科技还开展了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产品新业务,并切入了被市场火热关注的“AI眼镜”领域。今年2月,蓝思科技与AI眼镜企业Rokid达成合作之后,公司股价曾有过一轮强势上涨。从今年年初到2月末,其股价涨幅一度超过30%,市值更是大涨超500亿元。不过,随着AI眼镜概念热度的逐渐退却,蓝思科技的股价也很快回落,今年4月市值回到千亿元左右。

为了进一步拓展新业务,今年7月,蓝思科技成功敲开了港股市场的大门。在其赴港招股书中重点提及了AI眼镜、AR眼镜、人形机器人等硬件领域,这些都是时下热门的风口赛道。

资本市场也给予了积极响应,蓝思科技港股总市值在今年10月初一度突破1900亿港元。

蓝思科技在资本市场风头正劲,但这些新业务的胜利果实却并非唾手可得。

03锚定AI硬件新赛道

蓝思科技积极布局AI硬件赛道,想向市场证明,它不仅能生产手机玻璃,还具备承接具身机器人、AI眼镜等高端制造订单的能力。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要有源源不断的客户订单作为支撑。

在蓝思科技的多元化业务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布局。公司曾表示,其战略目标是成为全球最大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制造平台。

早在2016年,蓝思科技就已提前布局,自主研发了六轴机器人、AOI视觉检测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产品。今年年初,蓝思科技还宣布与智元机器人联合交付了灵犀X1人形机器人相关产品。

蓝思科技最新透露,目前已成功进入北美和中国头部机器人企业的供应链,预计全年人形机器人出货量达3000台,四足机器狗出货量超1万台,机器人业务带来的营收初步估计为数亿元。

不过,人形机器人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市场需求还有很大不确定性,蓝思科技在这方面的业务能否实现规模效应,还充满未知。

除了人形机器人,在AI眼镜领域,根据规划,蓝思科技力争在两年内成为一家北美头部客户的核心供应商,并在光波导技术领域确立全球领先地位。

尽管这些业务看起来前景喜人,但目前来看,对应到财报数据上的现实还很“骨感”。

公司半年报显示,蓝思科技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9.6亿元,同比增长14.18%。其中,智能手机与电脑类业务收入达到271.85亿元,同比增长13.19%;智能汽车与座舱、智能头显与穿戴、其他智能终端三项多元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6.45%、14.74%和128.2%,但这三项业务收入占比不到20%。

 
身家1100亿,“玻璃女王”冲向AI硬件

这意味着,短期内,AI眼镜和人形机器人业务都难以替代公司核心的消费电子业务。目前来看,尽管蓝思科技在不断降低苹果订单的比例,但去年对第一大客户的销售额占比依旧接近50%。

过度依赖苹果,导致蓝思科技的议价能力受到抑制,盈利空间不断被压缩。一个让投资者焦虑的问题是,蓝思科技的毛利率在不断下降。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蓝思科技的总毛利率为14.22%,下滑了0.11%。从更长的时间来看,蓝思科技的毛利率已从2020年的近30%下滑至如今的不足15%。

蓝思科技的“突围”尝试,是所有果链企业的缩影。蓝思科技取得长期发展的关键点也在于,它能否实现从“苹果依赖”到新兴业务的成功转型。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更多服务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