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元在北外有类似前科?北师大回应

研发家 | 2024-07-24 0

7月21日晚,中国人民大学一名在读女博士实名举报该校文学院原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博导王某某,“在工作和学习期间对其实施强制猥亵,遭到拒绝后被对方打击报复,并以不允许毕业来对其进行威胁。”22日晚,中国人民大学官方微博发布情况通报称:“举报情况属实,经研究决定,给予王某某开除党籍处分,撤销教授职称,取消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撤销其中国人民大学教师岗位任职资格,解除聘用关系。同时,报请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并将问题线索依法反映给有关机关。”该事件发酵期间,多个平台出现不同热帖,均称王某某在30多年前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任教期间有过类似前科,后被北京师范大学著名学者王某“力保”,因为王某正是涉事教授王某某在北师大读研时的导师。23日,北师大党委/校长办公室工作人员回应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称此事已经记录下来,会进行查证。

上游新闻记者在相关网帖中看到:“1988-1991他(王某某)在北外就有前科,当时北外没有包庇,给他处分,还停课了。他也呆不下去了。之后他导师(学术大佬王某)把他保下来换了个学校。”同时,多名自称王某学生的网友发帖驳斥该说法,“王老师其实是替陆宗达和周祖谟带的学生,当年王老师去指导这败类论文,他还在宿舍睡觉,王老师在门外坐着等他。王老师对学术有很强的使命感,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恶人……”

有网友表示,“王老师真是无妄之灾,到底谁在传王老师保的王某某?我在北师大读书的时候所有老师同学都对王老师敬重无比,她在北师大的口碑是毋庸置疑的。她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八九十岁还耕耘在文学研究一线,这样子攻击一位踏实研究的学者到底是何居心?能不能不要乱扣帽子?”

23日上午,上游新闻记者联系上北京师范大学党委/校长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您说的这个情况已经记录下来了,我们也再查一下。”随后,记者多次尝试联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校长办公室,但电话无人接听。公开资料显示,中国人民大学涉事教授王某某1985-1988年硕士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1988-1991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任教,1991-1994年博士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均师从王某。

人大博士生发视频实名举报其导师王贵元

7月21日晚20:59,微博博主@人大维泉博士生王d 发视频实名举报其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原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博导王贵元,于2022年5月21日性骚扰且强制猥亵自己。

举报者称,王贵元要求其发生性关系,在被拒绝之后的两年多时间,王贵元多次对其进行打击报复,并威胁不能毕业。

随即,“中国人民大学”、“人大教授 王贵元性骚扰”、“王贵元”等多个词条先后登上微博热搜榜。

根据百度百科,王贵元出生于1959年,兰州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和博士毕业,兼任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开除党籍,撤销教授职称,解除聘用关系;

北京警方:已依法介入调查

7月22日晚间,中国人民大学发布情况通报:
针对7月21日晚网上关于中国人民大学教师王某某涉嫌师德失范行为的举报信息,学校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专门工作组,连夜开展调查核实。经调查,举报情况属实,王某某严重背弃教书育人的初心使命,严重违反党纪校规和教师职业道德。
经研究决定,给予王某某开除党籍处分,撤销教授职称,取消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撤销其中国人民大学教师岗位任职资格解除聘用关系。同时,报请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并将问题线索依法反映给有关机关。

中国人民大学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严格坚持师德师风第 一标准,对师德失范行为“零容忍”,坚决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依规依纪依法、从严从快处理,决不姑息。下一步,学校将以此为鉴、举一反三,全面加强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坚决筑牢师德师风防线,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7月22日晚间,平安北京海淀发布情况通报:针对“一高校在读学生举报其导师涉嫌违法”情况,海淀公安分局已依法介入调查。目前,正在进一步工作中。

清华大学劳东燕教授发声
7月22日,清华大学刑法学教授@劳东燕2004 发文评论“人大教授性骚扰女学生”事件称,希望这次的事件能成为一个转机,改变高校乃至整个社会对性骚扰的乡愿氛围,并促进反性骚扰常态机制的建立。
劳东燕认为,与职场上的性骚扰一样,校园内的性骚扰也并不罕见。由于涉及师生关系,多数高校又缺乏有效的救济机制,导致作为受害一方的学生往往被迫选择隐忍与沉默。很多时候,学生在学校内部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即便进行举报,涉及性骚扰的情形也经常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的校方或院方,甚至会以影响学校或学院的名声为由,给学生这一方施加不准公开的压力。
“我其实一直都特别不理解,照说大学里老师对学生的性骚扰属于严重的师德师风问题,但一直以来周围的环境似乎都默认这是小事,甚至将此种现象当作男性不可避免的风流韵事。”劳东燕说,“除了进行性骚扰的当事人,我对这种乡愿的氛围也挺痛恨。我甚至遇到过,有当事者的教授友人(外地高校),把这视为单纯个人私德问题,还反问谁的私德没有任何瑕疵。我不知道这位哲学教授怎么学的哲学,私德与公德也分不清,更何况性骚扰不只是道德层面的问题,还涉嫌行为上的违法。”
劳东燕表示,人大女博士生实名举报的这次事件,当事的女孩很勇敢,学校的回应也特别快。这是迄今为止看到处罚最为严厉的一次。
劳东燕说:“希望这次的事件能成为一个转机,改变高校乃至整个社会对性骚扰的乡愿氛围,并促进反性骚扰常态机制的建立。更希望下一次遇到这类事件,受害一方的学生在校内就能获得正常渠道的救济,而不是需要冒二次伤害的风险,将自己置于舆论的风口,才有获得救济的可能。”

最后,劳东燕提醒:“与此同时,就我所知,有一些男性导师为了避免瓜田李下的嫌疑,有不愿再招女生省得麻烦的想法。如何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也是当前的反性骚扰机制建设中需要加以注意的问题。不然,造成的后果之一是,客观上反而会妨碍女生的就学深造,对今后的考研或考博录取产生不利的影响。”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