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萌新如何展开学术交流合作,扩展科研人脉?
研发家 | 2024-01-09 0

所谓合作,就是不同的人或单位一起工作,共担责任,共享利益。合作是人尽皆知但又容易在职业发展道路上被忽视的重要问题。

当科研人员被问到:“你在业界的合作情况如何?”多数人可能会一脸茫然,并反问:“我每天上班工作,和单位的同事合作项目,我为什么要有业界合作?”这种回答反映出科研人员对职业发展前景认知不足,或者说只知道单位内部的合作,而不知道单位外部及社会上的合作。

科研人脉及合作虽然不像H指数那样能够通过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来衡量一个人的学术影响力,但是它们确实能够反映一个人的科研活动活力。本文简述如何建立科研人脉和开展科研合作。

 

一、在单位内部如何建立科研人脉及合作?

科研合作包括单位内部和外部两种。单位内部合作通常不涉及项目资金,合作的同事都是从单位领取工资。如果合作不愉快或失败,业绩和晋升会受到影响。在单位内部,与自己所在部门的同事搞好关系,并结识其他部门的大量同事,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做好自己的工作,并协助他人完成工作,这是所有人都懂的道理,这里不赘述。

 

二、为什么要在单位外部建立科研人脉及合作?

有些学者出于专业兴趣,愿意免费劳动,与他人合作撰写论文或进行学术交流。因此,有些科研人脉与资金无关。

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建立科研人脉的目的是为了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并获得经费支持,因为合作的落脚点通常是科研项目。

虽然科研人员能够依靠自己在单位内部的工作业绩建立内部影响力,但是人们在评价一个人在整个业界的影响力时,往往还需要检视另外两个重要指标,即学术活动社会参与度和与外单位合作的科研项目。

学术活动是指在学术组织中的兼职情况,很多是没有报酬的,例如学术期刊的编委、审稿人、专业学会或科技协会的组织者、国内外学术会议的组织者、大学的客座教授或学术委员会委员。

虽然有些活动的参与准入门槛很低或甚至没有门槛要求,但是很多社会任职确实能够体现被同行承认的程度和学术地位,例如客座教授、期刊编委和学会主席。

与外单位合作的科研项目通常发生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在业绩和经费方面具有强制性考核要求的单位,而对于企业雇员来讲通常无此项要求。

高校对于教授的业绩考核,不仅体现在每年需要发表多少篇英文SCI论文,而且也体现在能够拿到多少政府资助或企业资助的科研经费,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当然可以由一个人或一个单位申请。但是,如果有能力说服其他单位合作申请,并安排好成果归属和利益分配,能够有效增加获得资助的科研项目数量。

 

三、在单位外部建立科研人脉及合作有哪些困难?

许多人在回顾单位之间的合作时,往往都有“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即很多时候流于空谈,无法落实到具体项目操作。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四个:

  1. 找不到联系人,即缺人;
  2. 缺乏经费和立项机会,即缺钱;
  3. 无法在论文作者排名和单位署名上达成一致,即缺名;
  4. 缺乏技术,即缺才。

 

四、如何在单位外部有效建立科研人脉及合作?

为了顺利建立并开展科研合作,就必须解决人、钱、名、才这四个合作障碍。实际上,每个科研人员都渴望解决这四个问题,使自己能够在业界干得风生水起,拥有呼风唤雨的能力。这就要求科研人员必须有意识地建立以下这四项能力。

  • 主动建立精准科研营销能力。参加学术会议或产品展会固然能够搜集到一些名片、认识一些人,但是这些都远远达不到精准科研营销的要求。精准科研营销是指自己从公开发表的论文的通讯作者电子邮箱、高校网站的教师介绍、企业网站等处找到电子邮箱、手机和微信号码等联系方式,主动发送电子邮件联系合作方,并介绍自己的科研工作和合作需求。

 

  • 主动促成科研项目申报。很多科研人脉忙于各种事务,容易忘记或忽视联合项目申报机会。需要主动提醒和促成各种科研项目申报机会,尤其是自己领衔的项目。需要将经常用于申报的材料制作成便于大量反复使用的模板形式,以便能用最短的时间实现最高效率的大规模申报。在科研项目上广种薄收,争取获得经费支持。

 

  • 根据单位科研绩效考核要求确定论文作者的排名和工作量。很多科研人员包括学界大师都曾因为论文的作者排名产生矛盾而分道扬镳。作者排名(包括是否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以及作者单位署名)确实是科研合作的利益焦点,与科研经费分配同等重要。运用自己的智慧,恰当定位各方的需求和收益,将合作项目设计得双赢和皆大欢喜,是一种重要的策划管理能力。

 

  • 积极建设重要通用技术。通用技术是指能够反复使用的、适应面广的技术。很多科研人员的一个弱点是专业领域和工作技能过于狭窄,无法应对大规模项目申报的需求和涉及知识面宽广的技术需求。因此,科研人员不仅应该注意加强自己的专业技术,而且应该重视掌握重要通用技术。例如,对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医学等领域,振动分析就是一项比较狭窄的技术,不容易找到用武之地,而试验设计、优化技术、可靠性工程则是三项重要通用技术,放之四海而皆准,能够在几乎任何科研项目中都大放光彩,并能够根据这些通用技术的应用案例撰写出高水平的科研论文。如果能够掌握这些通用技术的商用软件使用技能和编程技能,就会极大增强科研合作实力。当然,如果自己不想花时间掌握硬技术,而想把这些工作外包给合作方去做,也是可以的,那就需要掌握很强的合作外包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科研人脉是科研合作的基础。科研合作能使各方实现强强联合,是各单位鼓励的科研模式。如果希望顺利完成合作,除了需要积极克服在人、钱、名、才这四方面的障碍之外,还需要具备强大的项目管理能力、任务执行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科研合作蕴藏着无穷的发展机会,是每个希望成就一番事业的科研人员需要积极面对的。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