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界的“拼多多”!半年发200多篇SCI论文,平均16小时发一篇!
研发家 | 2024-08-12 0

近年来,学术圈出现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现象——“超级高产作者”。这些学者的论文发表速度之快,令人不禁怀疑他们是否超越了人类的极限。

根据学术打假团体Publishing with Integrity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24年上半年(6月30日以前),有22位学者发表了超过200篇论文。即便是每天不间断地写作,这个数字也让人难以置信。其中最高产的那位,每16个小时就发表一篇论文,还是周末完全不休息的情况下。

Publishing with Integrity称在这些学者中,最高产的那位截止2024年6月28日,以发表了277篇论文。为此小编特意前往全球最大的文献摘要和引文数据库Scopus进行查询求证。的确,截止今天,2024年8月2日,这位印度学者在2024年这半年多点的时间里已经发表了353篇文献!且他在2022年发文数量最大,有520篇。如果不将节假日算入,2022年共有280个工作日。按照这个数据计算,也就是这位学者在2022年的工作日时,每13小时就要发一篇SCI论文,不分昼夜。

任何学者以这样令人咋舌的速度进行学术创作,不禁让人怀疑其发表背后是否藏着一些违反学术道德的操作方式。
 
一篇正常的论文其实验时间(仅仅是实验时间,不算研究设计、论文撰还有像补实验这些操作的时间)往往需要至少1年。如果是想发真正高分的好文章,单实验时间,顺利的话也要2年以上:

 

所以在正常科研规律下,1个季度投出去3-5篇生信论文,一年能发3篇实验性论文,就是妥妥的高产学者。这也是为何Nature会将extremely productive author的起始年度文章数量设定为一年60篇,也就是1个月发表5篇论文。而这些作者的发文量最终很有可能会是Nature的extremely标准的6倍以上。
 
正因如此,针对这些作者所发论文是否符合学术规范的怀疑声音不绝于耳。人们纷纷猜测这些高产背后的真实原因。有人认为这些学者并非单凭个人能力就能达到如此高产,更多的是依靠建立学术圈子,互相署名对方的论文。即使并不真正参与研究,单单签下名字便能分享学术成果的光环。这种方式为他们打开了获得终身教职、学术荣誉和财富的大门,迅速提升个人学术地位。
 
不过很可惜目前没有找到铁证说明这些高产“作者”究竟是如何完成这一非人科研创举的。不过Publishing with Integrity表示他们已经在进行相关调查,更详细的信息预计会在8月下旬发布
 

实际上,论文高产现象并非近年才有。2023年,Nature就报道了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与不到十年前相比,一年内发表60篇以上论文的研究人员数量已增加了四倍。仅在2022年,非物理学领域内有1266名学者可以达到平均每5天发表一篇论文的效率,而这个数字在2016年仅为387名。

文章中Nature还详细展示了从2006年到2022年,全球范围内“超级高产作者”数量增长的变化趋势。

这个急剧上升的现象,不禁让人疑问科研质量是否同样在稳步提升。学术界对这些高产论文的质量感到忧心忡忡,并对如此短时间内大量产生的学术论文提出了合理质疑。他们担心这种高产的态势是否会将科研学者的发展道路与方法引入歧途,从而导致科研创新和科研诚信被掩盖和玷污。
 
不知大家对于这种高产论文是什么样看法呢?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