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新能源与人工智能青年学者前沿论坛在西安石油大学成功召开
研发家 | 2024-08-28 0

新闻来源:西安石油大学  https://www.xsyu.edu.cn/info/1071/46790.htm

 

8月23日至25日,第三届新能源与人工智能青年学者前沿论坛(IYSF2024)在我校雁塔校区成功召开。此次会议由西安石油大学主办,我校青年教师协会、新能源学院、理学院、党委教师工作部、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及榆林学院、西北大学榆林碳中和学院承办。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南石油大学、东北石油大学、西北大学等数十所高校和企业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学生出席大会,40余位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知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新能源与人工智能的最新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会前,我校党委书记常江接见了与会嘉宾和代表,他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他们一直以来对学校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感谢,希望各位专家能够继续为我校新能源学院的发展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8月24日上午,本次大会隆重开幕,校长王进富出席大会,开幕式由校党委副书记程永清主持。王进富在大会开幕式上致欢迎词,他首先代表学校对莅临本次会议的各位专家、学者、同仁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兄弟院校和企业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他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发展现状及近年来取得的办学成就。王进富指出,本次论坛是在国家推进“双碳”战略目标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举办的,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本次大会必将是一场精彩纷呈的高规格、高层次的学术盛宴。希望各位代表在广泛探讨中碰撞出思想火花,在深入交流中激发出创新灵感,为推动新能源与新材料、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的基础研究和重大技术突破,促进跨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更好地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程永清简要介绍了本次会议的总体情况,隆重介绍了与会领导和嘉宾,并对前来参加此次会议的各位领导来宾、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通过本次大会,希望各位专家能持续关注西安石油大学新能源学院的发展,真诚的欢迎专家学者为新能源学院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也期待学校与各高校和企业开展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

本次会议设有一个工作日的大会报告,一个“新能源发展座谈交流会暨院长论坛”和两个“新能源+”、“人工智能+”分论坛。本次大会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学者及研究生进行了60余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吸引了我校近600名师生参加,大家在自由而浓厚的氛围下互动交流,就各自领域的国际学术前沿、热点问题及学院发展规划和举措进行了深入研讨。

开幕式结束后,进行了为期一天的18个大会报告,大会报告由我校宋海洋、折延宏、高国旺、武晓朦四位教授主持。

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吉林大学蒋青教授做了题为“电化学合成氨钼基催化材料的设计与制备”的报告;国家杰青、广东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刘再毅教授做了题为“肿瘤多模态影像AI研究进展”的报告;国家杰青、长江学者、西南石油大学副校长周莹教授做了题为“新能源融合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报告;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学院院长李美成教授做了题为“新能源交叉学科建设探索与实践”的报告;国家高层次人才、西北大学碳中和学院首席科学家马劲风教授做了题为“陕西高水平生态保护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的报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能源学院副院长仉志华教授做了题为“油气行业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若干思考”的报告;西南石油大学新能源与材料学院院长武元鹏做了题为“油气行业高校新能源学科专业发展探索与实践”的报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杨帆教授做了题为“氢能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的报告;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专家、西安理工大学李喜飞教授做了题为“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界面改性的研究”的报告;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长江学者、国家优青、吉林大学郎兴友教授做了题为“水系多价金属离子电池共晶合金负极材料”的报告;国家优青、西北工业大学袁源教授做了题为“干扰对抗融合下无人系统博弈优化控制”的报告;国家优青、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吴金建教授做了题为“向事件相机的感光芯片设计及异步信号智能处理”的报告;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西北工业大学谢科予教授做了题为“金属锂负极改性及其电化学行为调控”的报告;陕西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曾京辉教授做了题为“铁电光伏器件界面导电调控及器件性能研究”的报告;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专家、西安石油大学屈撑囤教授做了题为“含油污泥基碳氢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的报告;中科院百人计划(A类)杨小渝教授做了题为“智算驱动的生物基聚氨酯设计”的报告;陕西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云斯宁教授做了题为“异质结和内建电场提升太阳电池和制氢催化剂的性能”的报告;长江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党随虎教授做了题为“光纤传感监测技术在页岩气开发中的应用”的报告。

8月25日进行了“新能源发展座谈交流会暨院长论坛”和“新能源+ ”“人工智能+ ”两个分论坛报告。

新能源发展座谈交流会暨院长论坛由我校宋海洋、陈国祥和长江师范学院党随虎三位教授主持。在院长论坛中,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徐友龙教授、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学院院长李美成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能源学院副院长仉志华教授、西南石油大学新能源与材料学院院长武元鹏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曾京辉教授、西北大学榆林碳中和学院负责人陈京京、西北大学榆林碳中和学院首席科学家马劲风教授、西安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杨庆浩教授、榆林学院新能源学院副院长毕世青教授、长江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党随虎教授及我校新能源学院院长宋海洋教授分别作了题为“西安交通大学电子学科建设思路与成效”“新能源学院建设发展经验分享”“‘学科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能源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油气行业高校新能源学科专业发展探索与实践”“陕西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凝练与发展”“西北大学服务“双碳”战略的实践与探索”“以CCUS技术为驱动发展绿色新质生产力”“基于多学科融合的新能源类专业建设思考”“新能源学院发展之路思考与探索—以榆林学院为例”“‘产教融合、理工融汇、校地融通’学院发展思路与做法”“新能源学院发展思路及策略”的报告。东北石油大学新能源学院院长吴红军、榆林学院新能源学院党委书记刘晓英及我校新能源学院党委书记廖敏、研究生院副院长高国旺、理学院副院长陈国祥、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崔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朱世东及师生代表出席了院长论坛。

在“新能源+ ”“人工智能+ ”两个分论坛中,来自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及我校的32名师生做了专题报告,报告由折延宏、高国旺、肖美霞、安敏荣、王磊、吕英、毕佳颖、刘潼八位教师主持。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西安交通大学孟德宇教授做了题为“Continuous Representation-Induced Regularization Methods for Multi- Dimensional Data Recovery”的报告;我校程国建教授做了题为“工业大模型及其油气业应用”的报告;我校吕英副教授做了题为“光化学场驱动的Aurivillius型层状铋基氧化物缺陷设计”的报告;我校青年教师刘潼做了题为“多孔框架衍生的单原子光热转化材料-结构设计及应用”的报告。另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北京伊诺凯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及我校研究生做了28个专题报告。

 

本次大会前期准备充分、报告精彩纷呈、会场座无虚席、师生反响热烈,不仅为广大的青年学者和学生搭建了一个思想碰撞和学术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我校在新能源与新材料、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等方向的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与应用实践,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